Ray Dalio出了《原则》这本书,在2016年-2017年的时候大概过了一遍。当时没有纸质版的。都是在李笑来弄的知笔墨网站上下载阅读。如果阅读过想必对下面这些话并不陌生
- 痛苦+反思=进步
- 我怎么样确定我是对的。
- 我干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非他人逼迫我为之。
- 我把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独立的观点汇聚到一起,用以实现我的目标。
- 我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压力测试,把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都找来挑毛病,这样才能找出我观点中错误的地方。
- 我不敢太过自信,而是想办法有效处理我所不知道的事情。
- 我同现实展开斗争,反思所做决定带来的后果,从中学习与提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Ray Dalio在书中强调的:自己犯的错误隐藏着宝石,通过去反思去找到那个宝石。通过这种方式累积了很多的原则。
我的思考
在做事情方面比较深有体会。比如说,做事情通常的流程是这样的
1.写出要去做什么。
2.把它完成。
但实际操作过后就变得复杂起来。
1.大脑想到要去做什么。
2.写下来。
3.被一堆的其他事情干扰,使得这件事情的位置越排越后。
4.闲下来了,没有心情、感到烦躁、没有动力去完成这件事情。
5.事情一直放在那里没做,内心时不时充斥着焦虑。但就是不想做,开始拖延。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在做,通过忙于这些事情,来忽略这件事情。
6.拖拖拖拖,每想去做的时候,感到抗拒、没心情去做。
7.事情终究是没有去做。然后,告诉自己,有空去把它完成。
我想这就是成语所说的自欺欺人,自己骗自己。当我们承诺要去完成一件事情时,到头来也是自己反悔没去完成。简化来看做事情的模式为
先承诺---然后再通过一堆理由来让自己违背自己定的承诺
这样反复的循环。开始的时候,心理还是有愧疚。但这样做久了,内心也变得坦然,不会因为自己的反复无常而认为这样做有问题。
我们都有一些常识:
将手伸到靠近火的地方,会感到痛。
不小心摸到裸露的电线,皮肤立马有一种强烈的、酥麻的感觉。
站在高处的,往下看时会感到恐惧、害怕。
向天空泼一盆水,水终究是落在地上。
....
也就是说:我们知道这些常识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
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承诺了后,然后又自己违背这个承诺的后果是什么?通常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自己也感受不到发生的变化。
如果将说到做到,作为一个原则。自己在平时的行事风格中违反也许只是影响到自己。但对于他人而言,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
一个朝夕令改的人,值得信任吗?
旁观者的答案很明显:根本不值得。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可靠的人有这么一个特征:不会改来改去。
有了这个认知:做出了承诺,然后又自己违反承诺的人,是不可靠的、不值得信赖的。做个可靠的人,就得履行承诺,哪怕是对自己的承诺。
对于想模仿Ray Dalio这样去按照原则做事情的人来说:我想最重要的是想想如果违反了原则的后果是什么?把这个问题想清楚。这样更能落实原则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