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读:为什么父母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在多子女的家庭,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无法平均分配,也就是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这让那些在原生家庭中被冷落的子女很受伤,即便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对于父母不公平的待遇依然无法释怀。

之所以期待父母“一碗水端平”,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把父母当成了神,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他们不是神。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他们披上“父母”的外衣,一些古怪又不幸的事情就会发生。他们也许从来没有学过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却扮演起“父母”的角色,让他们忘记自己是个会犯错、有各种局限性、有真实情感的普通人。面对“父母”的使命与责任,他们必须表现出从不改变的情感、必须无条件地去爱自己的多个孩子、必须一直保持公平正直等。

尽管这些良好的意图可以理解,值得被赞赏,但为人父母最大的错误就是忘了自己是普通人,他们在扮演“父母”的过程中,忽视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也无法让子女触摸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感受。

作为普通人,他们必定会犯错,必定无法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也无法一律平等地展示关爱。父母是人,不是神,这样想你的委屈是不是会少一点?接下来,我们谈谈作为父母无法“一碗水端平”的三个原因:

1.子女出生顺序、性格特点不同,父母态度不同

在多子女家庭中,每个孩子出生顺序、性格特点不尽相同,注定父母对每个子女的态度不同。比如老大懂事省心,父母关注会少,并且会更严格,希望以高标准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排在中间的孩子多数更开明,更随和,也更有同情心。排在最后的孩子,往往需要索取更多的关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父母也会觉得他年龄最小,给予更多的额外关注。

2.父母养育观不同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固有落后的养育观,直接影响到对子女爱的方式。比如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仍有许多父母重男轻女、重小轻大,会对男孩子、最小孩子偏爱。当然,还有一些父母信奉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对男孩要求严格,物质上能不满足就不满足,而对女孩的各种生活需求则尽量满足。

3.子女感受性不同

爱是一种感受,每个孩子性格特点不同,对爱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天生敏感细腻,父母稍有偏颇或照顾不周,就会满腹委屈。有的孩子神经大条,即便父母偶尔打骂也不记在心上。有些父母尽管已经尽力一碗水端平,但在有些孩子心中,爱的天平早已失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骚客传说21:同是天涯沦落人 无聊的日子,容易催生无聊的人生。这些日子,斯玛特先生明显感觉到百无聊赖,从他QQ无聊...
    JamesMow阅读 700评论 2 0
  • 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让我想起电影《剩者为王》里女主角的父亲有这样一段话: 她不应该为父母亲结婚,她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
    sunbody_b817阅读 175评论 0 0
  • 大家好,我是来自云南省昆明市的子馨子聪妈,和宝贝读经典已经1869天了。 今天是 2018年 5月26日 星期 ...
    张利平专注国学教育139876阅读 222评论 0 0
  • 溺爱≠真爱 《溺爱≠真爱》部分文字发表在《成长》2005年11期 江西永丰恩江小学 刘 大 玲 邮编331500 ...
    宁静致远刘大玲阅读 304评论 0 0
  • 再过六天就是她的生日了,感叹时光匆匆。他的离开已经整整一年了。 他是在陪她过完生日的晚上八点左右离开的,这一别...
    二哒哒we阅读 3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