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能够到马家沟小学现场观摩“教学新锐”比赛及后续研讨活动,从《不同材料的餐具》(以下简称《材料》)、《起点与终点》两堂课和彬彬老师以及各位优秀前辈的评课之中我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 对我自身课堂设计上的启发。
1. 吃透教材才能站在更高地维度上制订教学目标。
《不同材料的餐具》虽然围绕4种餐具展开,但餐具只是材料的一种承载物品,真正需要学生掌握的是4种材料的特性。那么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对于学生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将科学知识内化成科学观念是第一步,而科学观念的形成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所以我们的目标不仅仅只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还要使他们认识到这些特性如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我们能够如何应用这些材料的特性使生活更美好。由此,我们反推出课堂设计中任务单的设置除了感官观察到特性外,还应设置“其他”一栏,留给学生填写一些需要实验观察到的特性,正是由于材料的这些物理性质决定了它们的应用,这样也增强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性。
2. 细节决定课堂最终的呈现效果。
这是很有难度的一课,不同的材料就有四种,每种材料又有很多方面的特性。如果按照活动手册上的表格记录,要在短短35分钟的课堂上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效地梳理出四种材料的特性是不行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了学习任务单(记录单),以选择题的方式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快速达成以上目标,使得小组活动过程和其后的分享过程都能顺利有序地进行,而且学生课后也能对4种材料的特性一目了然。
3. 对《观察叶》教学的思考。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中也有很多观察活动,比如《观察叶》一课探索环节一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观察多片不同的叶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叶的外部特征是观察重点,也是学生很容易观察到的,但通过上一课的课堂我发现他们描述时总是细碎的、不完整的、容易忘记的,所以我想在这一课的设计中也引入《材料》式记录单,帮助他们先观察出每种叶的特点,由此得到不同叶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小组观察活动前也应有观察提醒,避免活动中的混乱。汇报时用一个句式来帮助学生学会完整流利地描述。
二、对我课堂活动、学生交流倾听组织管理上的启发。
《材料》一课的难点之一在于学生小组活动的组织管理,一是实验材料较多,二是低段学生很难持续集中注意力。课堂中老师采用的方法是活动前的观察提醒和用微课示范,效果甚佳,这也给我的课堂组织管理很多启发。首先,文字和视频结合的方式更能让低段的学生专注,也更有代入感,帮助他们明确实验要求,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能够有序进行;再来,长此以往,能够培养学生好的科学实验习惯:正确观察、有序观察、边观察边记录、轻拿轻放(小声讨论),习惯养成了课堂纪律自然也就好了。在交流环节,老师通过请学生当小裁判,对照发言的同学和自己的记录单是否一致的巧妙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了充分集中。
三、对我如何更好地吃透一节优质课的方法启发。
通过对比优质课的教学环节和科学书、活动手册,思考为什么增加?为什么删减?更能帮助我理解这节课的重难点。如《材料》一课中,在实物投影4种材料的碗中,老师设计让学生将打乱的4套餐具进行配对,从而使学生从餐具上聚焦到材料上来。再如之前提到的对于活动手册上记录单的细化。这样一个个小小的设计中却包含着老师的智慧,而一堂优秀的公开课中往往包含着授课教师很多这样的思考,因此我在以后观摩好课后就可以以此入手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