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讲到《它们去哪里了》,联系前后课,本课是学生作为观察水的特点的后一课。前一课学生观察水的各种特点,本课学生要知道水有溶解一些物体的能力。那么观察到什么现象就是说明物体溶解了呢?
具体到引入之后的课堂环节——
1.回忆物体颗粒的在放入水中前的样子;
2.观察物体颗粒在放水后的样子;
3.观察记录物体颗粒放入水后搅拌的样子;
4.三个样子的对比,引导学生总结出溶解是物体颗粒在水中分解成肉眼看不到的颗粒。
本节课实验材料比较多,一个小组——12+3种实验器材。包括三个装器材的杯子、三个装水的杯子,三只搅拌棒、三只药匙、盐、红糖、石子、抹布和装器材的篮子。
一年级的孩子如果4人一小组,50个孩子则需要准备13组材料。老师需要利用空堂课、午休、下午下班之后一起准备,必要时可以请孩子一起来准备。老师还要在小组内给杯子、药匙、搅拌棒编对应号。
教学第一年(2018年3-4月),我采用的是老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实验,学生和老师共同观察一组材料、观察一组实验现象。部分班级是由其他学校老师来讲得本课。
好处是:一节课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流程,孩子也能做完实验记录。投影仪展示实验结果清晰,91.7%的孩子在期末测评活动中能判断什么现象是溶解。
坏处:课堂上,孩子自己动手实验机会少。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在于能通过投影观察到现象。
教学第二年(2019年4月),我采用了分两课时完成本课。第一课时开课,回忆前课水的特点,除了上节课观察到的水的特点,我们今天要继续研究水还有什么特点。然后组织教学。过渡到“观察三种物体的放入水前的样子”的教学环节,记录,组织教学,下课。第二课时,进入实验操作环节。分发器材,组织教学;把物质放入水中,观察、记录颗粒样子;组织教学;再搅拌,观察、记录颗粒样子。组织教学,下课。
今天的第二课时,孩子呈现“老师指导做什么,孩子怎么操作”的状态。一步一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按部就班。倾听实验步骤;操作,观察放入水中的样子,记录,分享;分发搅拌棒,观察搅拌后的样子,记录,分享;
引发我思考的点在于孩子在课上按照指导完成了实验,就意味着孩子的主动实验意识少了?我以为:给孩子实验操作的机会,老师一定要记得这样的操作一定要是科学课堂里的规范操作。科学实验的操作应该是有步骤,有要求、规范地。孩子要习得老师的讲解、示范后,才能实验。老师要根据小组操作时,孩子的不同表现反馈给孩子正确完成操作的方法。
实验的正确操作是为了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时的安全,也是为了得到实验结果。然而,学生在操作后得到实验结果时,这个结果是符合预期结果还是出现偏差,则是老师要处理的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老师要收集要整理这些信息,反思这些实验结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结果,教师需要思考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如果是不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实验结果,教师则思考应对这种意外的教学措施。
例如本课中,小组活动中,虽然说了舀一勺盐或红糖放入水中。还有孩子是将所有红糖倒进水中。这个实验操作一方面是孩子没听实验要求,同时也是学生好奇心驱使。所以在之后中,我是询问了他全部倒进水中的原因,他说他看到同学把石子全部倒进水里了,所以自己把红糖倒进去完了。我个人认为了解了这个之后,我能反思到下一个班这个环节要提示学生“小石子可以全部放进去,其他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