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李的成长第37期原创文章
你好!我是小李的成长!今天是小李妈妈为你分享学习类的第一篇文章。
为什么有的孩子各科作业都完成了,写满了,考试仍不能得高分。而有的孩子选择性地做,却能轻松加愉快,考试成绩一直稳居前列?
今天咱们就来谈谈课后作业的那些事。我主要从写作业的目的、对作业的认识以及写作业需要抓住哪些关键点这三方面来探讨。
一、从学生和老师两个维度聊作业的目的及误判
作业的本质是:复习与巩固。写作业时要重点围绕本质行动。下面我从两个角度看作业。
学生的角度:巩固和检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加深对课堂所学概念、公式、原理等理解记忆和应用,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暴露未吃透的薄弱点。
老师的角度:获得学情反馈,老师通过检查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老师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调整老师的教学重点。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误判
但现实情况是老师与学生就作业问题存在明显误判。
从学生角度来说:及时交作业是第一位的,质量次要,写作业的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完第二天及时交上。恰恰相反,写作业的过程和质量是最重要的。
从老师角度来说: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对知识点是否理解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通过作业理解知识的本质。及时交作业是次要的,交作业仅仅是结果,有结果并不能代表过程是有质量的。
你看,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检验学生所学,对知识的掌握并加以再辅导。
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本质上是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有时,表面上老师催交作业,实际上老师重视学生通过作业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作业仅是手段。而学生误将老师的手段当成目的。
二、学生和家长对作业的认识
更多的孩子将写作业视为任务,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孩子误认为只要把老师留的东西完成了,就是写完作业了。甚至很多家长也会有同样的认知。
常常听部分家长对孩子说:老师留的作业完成了吗?
孩子回答:完成了,这样就结束了。
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未必!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你了解吗?是自己思考的还是AI抄的?你可能不知道吧?这类家长只顾结果,不重过程。
还有的家长会说:“周五晚上赶紧把作业写完,周末咱们好出去郊游”
这些都会给孩子传递错误的信号,那就是作业只要完成了,家长、老师就不会找自己的麻烦。这类家长只要老师别找麻烦其他都好说!
久而久之,孩子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孩子是将作业整整齐齐交了上去,可不懂知识点依旧不会。以上现象都没理解老师布置作业的真正意图,考试时孩子成绩不好家长还纳闷呢?孩子平时表现不错啊!为啥分数这么低呢?可惜的是时间一去不返,再也回不来了。
三、作业的重点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被作业占领。学生做作业需要抓住哪些重点呢?
1、追求作业效率:买东西是要花钱的,钱是成本。做题的成本是什么?当然是时间。不计时间成本去做题也是学习中作业效率差的常见现象,因此“限时作业”也应当成为家长管理孩子做作业的一个基本准则。
小李同学晚上写作业会将时间切成小块,一部分时间复习当天的内容,着重解决当天不理解的难点、卡点。对于有些难题一时没有思路不能理解的,甚至讲解一遍还是没有头绪的就暂且搁置。
有的孩子会说,那这样的题难道就不做了?
答:不是不做,而是现在不适合做。往往类似复杂题对于孩子来说是过难的,所谓的难题就是多个知识点的叠加。
针对这样的难题,我一般解决的方式是进行拆解,拆成几个知识点各个攻破
。一天解决一个知识点,用不了几天各个知识点都搞透了,整道题自然就简单了。
2、明确作业的目的:作业的目的就是巩固已学的知识,而不是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一边做作业,一边回顾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
所以凡是新学的内容,一定要慢、一边做作业、一边拿出课堂笔记回忆老师课堂所讲知识点。
有些孩子放学后,急匆匆写作业的学生恐怕多数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火急火燎地写完作业,甚至有的孩子用手机查答案写满搞定。这样的作业做的毫无价值。
还有些孩子做作业专挑会的、顺手的做,而往往没有把不会的找出来,没有刻意练习总在舒适区内低水平重复,毫无意义。
有的孩子会说,这样一边思考一边写啥时候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呢?
回答:说的确实有道理。
那么咱们要回顾一下:做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做作业就是巩固已经学的定理、公式,如果一味的追求速度,没有时间思考,那做作业还不如不做,还养成了懒于思考的坏毛病。
在作业量很大、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认为可以挑选自己不会的题优先做。建议写作业前将所有作业做优先排序,做到要事第一。
如果老师检查作业,可以明确说明理由,及时和老师沟通,我觉得老师都是能理解的。毕竟老师留作业的目的也是巩固和复习自己不会的知识点。
总之:孩子拿起笔写作业时候一定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这几个问题在心中,那么写起作业来有的放矢,作业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好,今天就到这里,下次继续分享。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分享家长和老师们哦!还有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