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觉。

    “审美疲劳”这一词,实际在美学中并没有确切的解释,但这个词的大意可以理解为: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觉处于麻木状态,对审美对象已经完全丧失了审美感兴和审美趣味,这也属于审美心理学的范畴。审美的过程是对审美对象分析的过程,审美对象大多为艺术作品。

    对于”审美”,一般会简单定义为“欣赏”,审美不等同欣赏,审美的内涵更深。

    感情的产生和审美却有很大的关联。感情最初地产生就与审美感兴(美好的审美感受)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个外表或内在非常美好的人,就象在画廊里好看的画一样在你面前,让你在直观上受到刺激,会因为符合你的“审美心理”而产生好感!会对她产生'惊艳'或是“一见钟情”等诸如此类的感受!但是“画”的本身也有同样的感受吗?因为,感情是需要双方在情感上互动而建立起来的。因此这种直观上的“审美”对感情最初的产生会有一些阻碍或推动作用,却并不能决定一份感情的结果。

    从客观审美对象上说,审美疲劳有:自然美的疲劳、社会美的疲劳、艺术美的疲劳。从审美主体的角度说,审美疲劳可以分为审美觉疲劳、精神作用疲劳、社会关注疲劳。在具体审美活动中可分为:对具体对象的疲劳”、“美学风格的疲劳”、“审美趣味的疲劳。”

    费墨嘴里的“审美疲劳”,意思是指因长期的婚姻生活而对配偶产生了平淡和麻木的感觉。随后,词义被进一步扩大化,在生活中对某一件东西失去兴趣,或是被什么弄烦了,都可以宣布遭遇“审美疲劳”。结婚七年之痒是“审美疲劳”;例如好莱坞大片千篇一律是“审美疲劳”;天天重复同样的生活是“审美疲劳”;年年在农历除夕晚上合家观看央视的“春晚”,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家庭过年的不可或缺的节目,如此年复一年,历经20余载,观众难免“审美疲劳”……总之,任何时候,只要人感到疲乏或是心情郁闷的时候,就可以用“审美疲劳”来形容,语言的魅力就在这里,幽默与调侃中,自嘲与讽刺中,其实不经意间达到了自我解脱与释怀。现一些人也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微妙感情变化,两人因为长时间在一起相处,而出现的疲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更替,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事物,看得久了,就容易厌烦,只有最初的时候,因为出于好奇,而对那些...
    鑫鑫敲可爱2077536阅读 752评论 0 2
  •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
    紫健阅读 1,741评论 9 57
  •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
    醒来的女性阅读 4,740评论 0 4
  •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
    我没带眼镜阅读 554评论 0 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268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