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最好看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瑰宝。她的出现,影响改变了中国一大批作家的写作风格。莫言《红高粱》陈忠实《白鹿原》余华《在细雨中呼喊》都有她的身影。中国的诺奖获得者莫言读反复研读了她20年,并说:如果这辈子只读一本书,那我选她——《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讲的是一个家族的百年兴亡史,从第一代何塞带领20多人远征新大陆建立马孔多开始,到第七代何塞一出生就被蚂蚁吃掉结束。
第一代何塞因卓越的知识,被人们认为他已发疯。人们把他绑在树上,他死的时候,马孔多——这个他亲手建立的小镇为他下了一场密密麻麻的小黄花花雨,浪漫至极。他的妻子,后世子子孙孙的老祖母,乌尔苏拉,一生为这个家族操劳,活了差不多140多岁,临死的时候越变越小,最后以小婴儿的姿态离开世界。
第二代人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与家里抱养的妹妹结婚,被妹妹枪杀,死不瞑目,尸体散发出来的火药味笼罩了小镇几十年。二儿子发动了34次战争,遭遇17次暗杀,最后发现自己的归宿竟然是研究那本藏着家族未来预言的羊皮卷。小女儿爱而不得,反而被自己的侄儿爱上,怀着搭上几条性命的愧疚,预言了自己的死亡,花了四年的时间来做自己的寿衣,寿衣完成之日,就是她死亡之时。
第三代人是同一个妓女生的2个儿子。一个爱上自己的姑妈,被枪杀在电影院门口。另一个差点与自己的母亲乱伦,死于战争的枪决。但他留下了第四代:一个女儿,和一对双胞胎儿子。
第四代的女儿像天使一般纯洁,最终也像天使一般消失,她在自家后院抓住床单,身体变透明,飞向天空。双胞胎儿子则完全隔代遗传了第二代两兄弟的乖戾和孤独,一个亲眼目睹了大屠杀,把对现实的失望转成破译羊皮卷的决心,死在那场下了4年11个月零2天的暴雨中。另一个在风流成性醉生梦死中,生下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第五代的这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的母亲以皇室的礼仪和规矩教导他们,却一个比一个不成器。儿子终于挖到了父亲挖了好几年都没找到的老祖母藏起来的三大麻袋金子,结果财富外露,被人害死。二女儿与走到哪儿,黄蝴蝶就跟到哪儿的工人偷情,生下第六代儿子。六代儿子终身研究羊皮卷,从未离开过马孔多,却与自己的姨妈乱伦,生下长着猪尾巴的第七代。几乎同一时刻,羊皮卷的预言终于被破译: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预言破译成功与家族毁灭同时发生。
《百年孤独》因为重复拗口的人名,劝退了一大批读者,因此我在这里省略了每个人的姓名。书里借一代人的孤独,一个家族的孤独,延伸到一个民族的孤独。自然资源优渥的拉丁美洲,“离天堂太远,离北美太近”,被英美通过种植甘蔗和香蕉成为殖民地。吃土、失眠症、大屠杀等等,我们总能在人类的历史中找到相似的荒诞。所以,这也可以说是全人类的孤独。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不会简单重复。在《百年孤独》问世前100年,在古老的东方文明,同样有一本讲述百年家族的奇书——《红楼梦》。他们都描写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家族,一段盛极而衰的历史,一个人类命运共同的主题。他们用东西方迥然不同的风格,完成人类文学最伟大的会师。
如果你读《百年孤独》,迷失在重复的姓名里,被散文式的叙事方式弄得摸不着头脑,故事情节读了前头忘了后头,都是正常的状态。一旦你读进去了,她也可以像《红楼梦》一样,成为可以随时打开从任何一页开始读起的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