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平地穿越的我们,今天参与了10公里,最高530m的石虎线穿越。
到达目的地,穿过村子,走到村外,看到四面环山的村子被哗啦啦流水包围,那感觉---舒服,突然感觉这个村子里的人,有山有水,生活好惬意。
过了这块平地后,发现一直是上坡路。虽是水泥路,依然爬的有些吃力。不过,途中发现很多苹果树、山楂树、核桃树,还有村民种的南瓜、玉米、向日葵,倒给中增加了不少乐趣。
重要的是我们还发现了比公园里更大的蝴蝶。
在靠近山角的地方,发现有几户人家,而且还有一口千年老井。会玩的人们,在这里洗手、洗脸,娱乐嬉戏。不想玩的在前面水泥路的终点停下补给。
(小插曲:等待的期间,队伍里的一个姑娘因想购买村民的蜂蜜,独自一人,跟着村民阿姨去了她家。她很善良的把她的吃的东西全给了村民,因为她感觉村民出去一趟不容易。其实我更多的是想到她的自我保护意识,感性与理性的选择。)
汇合后,我们一起走上了正式的山路。
这条山路不仅窄而且同边杂草丛生。走着走着,感觉前面的人们跑没影了,后面的队伍还没跟上,突然意识到,安全第一,天气预报有小雨,这路又这么崎岖不平,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山水下流形成的水渠。有的地方有石子,有的地方只有泥巴。所以我和老公放慢了脚步,与后面的人们一起。
穿越树木的时候,发现其他户外团队在山中留下的红色标记,突然心存感激。世上本没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在这样的深山中,除了树就是杂草,加上今天阴沉的天气,如果人少了,走起来还真有点负担呢。前人留下标记,不仅方便自己,更是给后来的人们一个安全提醒与保证。
穿过树木后,明显坡度更大。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消耗人的体力,一身一身的出汗,同时考验人的忍耐性。不过目标貌似很明确,就是山顶。有一刹那,我在想,回去不会是这种路吧。这就像是开了弓,没有回头箭。上了山,继续往前难,想返回更难。
路上不仅路况不好,还有各种大蚂蚁、蚊子、巨大的毛毛虫、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爬行动物。有的女孩会被吓得一惊一咋,说明平时见得太少啦,应该拉出来练练。
上山的路陡峭但感觉心中还有美好的期盼,大家都在渴望登上最高的喜悦。我们中间休息了3次,目的是为了等待后面的人群。每一次等待都是在原地驻留。因为没有更宽的地方可以通过。
当越来越接近山顶的时候,感觉能看到更多的亮光时心也亮了。因为路途的陡峭,真担心下雨了,我们究竟要怎么走。在攀爬的过程中,能感觉到山中的阴潮与黑暗,所以更加期盼早点登顶。
真的到达最高处的时候,发现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树特别密,根本看不到另一个山头,视野中也只有树。而且只有一条下山路。大家乐了。原来如此。这真的是徒步哦,不是玩景区,我们是在野爬。
最高处的感觉是,此地无处可呆,下山。
没想到下山过程中,竟然给了我们一段考验。下山走的地方,不能算是路,几乎是60度往下滑到一棵树,或者抓住些植被,才能保证不会掉下山去。
老公帮助完我后,依次帮助了后面的兄弟姐妹们。没想到那只是第一个开始。大家互相帮忙,又互相提醒,保持车距。真的是怕自己连累了别人,也怕被人连累。还好,老公、福禄娃、道道几个男士帮我们过了最难走的一段。不过,后面的一段也没好到哪里去。时刻会有那种瞄准最近一棵树滑过去,抓紧它。还有的地方,没有太多可抓的植被,就只能蹲下,放低重点,以便更好的做好准备。期间不时有人发出尖叫声,多是摔屁股墩,自己把自己吓一跳的。
这时就感觉,人要是矫情,害怕 ,那你肯定过不去。这时候的目标就只有一个,抓住,下山。真的又惊又叫最后也走下来的人,回头看看,其实也是一种挑战自我的炫酷与自信。
最终在下山的中途,我们找到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大家休息,补充能量。我们分享着各自的美食,聊一聊当下的感觉。因为地方确实狭小,所以很快我们就又上路了。
越走,越发现,下山的路较上山的路好走多了。树没那么密集了。石子更多,虽全是碎石,像从山上冲刷下来的,可比起泥泞湿滑的小路,石子路更给人一种安全感。这时的感受是,上山时,心中毫无杂念,一心只想着上,下山中,在陡峭的地方,只想着抓住,而到平地后,就开始想唱歌、聊天。
在经过一线天的时候,看着山的陡峭及悬臂,我有想到华容道,也想到了落凤坡,像是兵家之地。我们在这里拍照留念。
然后我们就又启程了,这一次,我们直接返回到大巴车上,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一天结束,感觉在户外的一天思想绝对放空、无杂念。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体力与脑力劳动,哪一个更让人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