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1)

2018 第2本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前记

1.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

2.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3.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4.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

5.学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6.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7.道理不是嘴上说说的,是从实践里归结出来的。

8.无论学什么,练基本功是很重要的。

9.好的文章要多读,读到能背。一边想一边读,有好处。

10.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

11.认真不认真,是学得好不好的关键。

12.知识不是孤立可以求得的,必须有所凭借,就某一点分头扩张、追讨,愈追讨关连愈多,范围也愈广。

13.中学生的读书范围,可分列的几种:(1)因选文而旁及的。(2)中国普通人该知道的。(3)全世界所认为常识的。

14.鉴赏的第一条件,是把“我”放入所鉴赏的对象中去,两相比较。鉴赏的第二要件是冷静。

15.鉴赏因人而不同,因时而不同,所欣赏的文字与鉴赏者的程度如果相差太远,鉴赏的作用就无从成立。

16.文章普通有两种体式,一是实用的,一是趣味的。

17.我们写作文字,当然先有读者存在的预想的,所谓好的文字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阅读的文字。诸君当执笔为文的时候,第一,不要忘记有读者;第二,须努力以求适合读者的心情,要使读者在你的文字中得到兴趣或快悦,不要使读者得着厌倦。

18.真的文字学习,须从为人着手。“文如其人”,文字毕竟是一种人格的表现,冷刻的文字,不是浮热的性质的人所能模效的,要做细密的文字,先须具备细密的性格。不去从培养本身的知识情感意志着想,一味想从文字上去学习文字,这是一般青年的误解。我愿诸君于学得了文字的法则以后,暂且抛了文字,多去读书,多去体验,努力于自己的修养,勿仅仅拘执了文字,在文字上用浅薄的功夫。

19.学习国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

20.演说和写作是同一源头的两条水流,演说是用口的写作,写作是用笔的演说。

21.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

22.听话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声音的书”。随时留心听话,对于阅读能力的长进大有帮助。听清楚,不误会,固然第一要紧;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衡量,人家的话正确不正确,有没有罅漏,也是必要的事。

23.阅读不仅是中学生的事,出了学校仍需要阅读。人生一辈子阅读,其实是一辈子在积蓄中,同时一辈子在长进中。

24.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什么,这是个好办法。

25.好的文艺作品中总含有一种人生见解和社会观察,这对于我的立身处世都有极大的关系。

26.写作必须把它看成一件寻常事,好比说话一样。但是又必须把它看成一件认真事,好比说话一样。

27.写作得比说话正确些,齐整些,干净些。

28.有些人认为写作的工作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才开始,这显然是错误的。

29.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生活的深度不够,是勉强不来的。

30.日记最好能够天天写,对修养有好处,对写作也有好处。

31.看与写并行,心与手并用,自然会逐渐有进步。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