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每年只要一到入夏时节,便是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即便是走到天气逐渐凉爽的秋日时节,假若是被一波“秋老虎”袭击,照样是酷热难耐啊!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面,上海市曾经拥有十个郊县和十个区。十个郊县分别就是指:上海县、川沙县、南汇县、奉贤县、金山县、松江县、青浦县、嘉定县、宝山县和崇明县。十个区分别就是指:静安区、黄浦区、南市区、卢湾区、普陀区、杨浦区、虹口区、长宁区、徐汇区和闸北区。对于那些居住在市区里面的居民来说,尤其在空调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还未曾迈入到千家万户之前,不管是那些居住在老式石库门里面的居民,还是居住在新式里弄里面的居民,尤其是对于那些居住在顶楼(层)的居民,会在夏秋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向房管所去打一个申请报告,【备注:过去的“房管所”就是现如今改制的房地产管理局,在过去、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在每个区里面至少会有一个房管所。】开一个“老虎天窗”,以便让空气能够多流通一些,从而使得整个屋子多多少少能去降降温,还可以变得凉爽一些。
我从一些历史文字资料和历史纪录片当中看到,国家是在1978年的11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与决议。不过,在我们国家全面执行“改革开放”之前,则是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以后,在此之前,绝大多数的城市依旧还是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里面,一切事情都要听从政府部门的计划安排,而不是依靠市场来调节的。在计划经济年代里面的上海市,每每等到快要迈入到夏日时节的时候,尤其是住在市区,而且还是居住在顶层的居民,会去房管所申请开一个老虎天窗。即便是居住在市区里面的人,去打申请“开老虎天窗”的报告,若是不在计划安排之内,房管部门(房管所)也未必肯给予办理,这时候的老百姓,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门路托关系开老虎天窗,而且是越快越好,只为把“开老虎天窗”办成功,亦愿意多花一点钱。现在我们到处都在提违章建筑、举报违章建筑、还要大力拆除违章建筑,不知那时候开老虎天窗是否也属于违章建筑。
“老虎天窗”是一句上海方言俚语闲话,它又被叫做“老虎窗”,它的含义和意思就是指:一种开在屋顶上的天窗,用于房屋顶部的采光和通风。这个名称的起源,则是有如下的两种说法的,第一种就是:因为老虎窗的形状好像老虎的眼睛,第二种就是:因为老虎窗可以让人从屋顶上看到外面的情况,就像老虎在山林中观察猎物一样。
去查阅各种历史资料以后才让我得知,我们国家是在1974年才开始研发空调的,上海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以后,才逐渐开始普及使用空调,在此之前、在20世纪的80年代至90年代,每家每户家里才拥有各式各样的电扇,譬如说:吊扇、落地扇和台扇,【备注:在那个时候,这三种电扇有其一者的家庭,家庭条件已经算是很好的,若是拥有两件就是“大户人家”。“大户人家”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就是指地位比较显赫的家庭,上海人所说的“大户人家”则是指经济条件来得比较好的个人或家庭。】加之当时的电压不太稳定、电量又小,若几户家庭同时开启好几件家用电器的话,很容易断电,一到天热,避暑的方式就是“乘风凉”。有些家庭会早早地吃罢晚饭洗好澡,拿上小板凳和蒲扇,到弄堂口去乘风凉;有些家庭会边吃晚饭边乘风凉;有些家庭会边读书报边乘风凉;有些家庭会边下棋打扑克边乘风凉……在乘风凉之前,多数家庭会在地上洒两三遍清水,为的就是给地面降降温,这样在乘风凉的时候,多多少少能变得凉爽一点。
要是碰到那些充满生活情趣、有小资情调的个人或家庭来说吧,在“乘风凉”的时候,【备注:“乘风凉”这个词语,既是一句上海方言俚语闲话,也是吴语地区通用的方言俚语闲话,它的含义就是指:吴地在夏夜里面纳凉消暑时所采用的称谓,北方话则称之为“纳凉”。】他们或她们不仅自身会去佩戴两朵或栀子花,或白兰花,还会给自己的子女也去佩戴上栀子花和白兰花,那淡淡的、似有似无的自然幽香味,霎时间就会侵入到鼻中,一直要通到肠胃和脑子里面,甚是好闻,此时此刻其本人的精神也会变得清爽一些,这是“老底子”上海人在入夏时节最最欢喜闻到的三大香味之一哦,其余的两道香味就是花露水的香味和檀香扇的香味。【备注:“老底子”是指“过去”。】
时至今日我依旧还能去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我的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时候,由于身体比较弱小的缘故,加之自身又是属于有一点点“黄牛肩胛”的原因,可以说基本上是购买不到合适自己穿的衣服、裤子和皮带的,所以说衣服和裤子也只能是去量身定做哦,皮带也只能去购买吊带型的皮带,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来说,基本上都是穿吊带裤子的,家父陆吉良因为爱好拍照的缘故,曾经为我拍摄过几张穿吊带裤子的照片。家母倪榴珍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也会在那些有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时节里,去购买上几朵栀子花和白兰花,更会在我穿的吊带裤子上,左右各去佩戴上两朵或栀子花或白兰花,不单单是这个样子哦,家母自己也是会佩戴的,家母之所以会欢喜佩戴栀子花和白兰花,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受到外婆张榴妹的影响哩,外婆张榴妹之所以也会欢喜佩戴栀子花和白兰花,全都是因为她本人十分欢喜去闻这两种花的香味。就在我少年的时候,出于好奇之心,也会偷偷地去摸栀子花和白兰花的花骨朵,若是被家母发觉以后,就会大声地训斥道:“不要去触摸,摸花骨朵就会发黄枯死,花瓣也会逐片地掉光,到时候你再想闻这种花香味会闻不到的!”……
我的外婆张榴妹,她在生前既欢喜各种鲜艳美丽的花朵哦,更欢喜去闻各种花朵的香味,她特别欢喜去闻栀子花与白兰花的香味,在她看来这是上天赐给人间最好闻、最最香的花香味,只要是迈入到那些有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季节,便要各自去买上两朵带回家,一朵放在衣橱里面,另外一朵则佩戴在自己的身上,以便能随时随地闻到这两种花朵的香味。她对我是这样来说的,曰:“闻到这两种花朵的香味,好像身体就会变得好许多,病痛也会随之减少许多,真是神清气爽哦,同时这两种花对衣服和被子还有防蛀虫防霉的功效哩!”
自从我知道外婆张榴妹十分欢喜闻栀子花和白兰花的香味以后,也就是从我开始工作的那一年起,每逢迈入到有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时节里面,只要看到街上和大马路上有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摊位,起码要买上八朵或白兰花或栀子花送给外婆,当她看到以后,总是会一边眯开眼笑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夸赞我是一个有良心的好小孩。
当我再回首过往种种的时候,在我的印象与脑海的里面,依旧能清清楚楚地去记得这样的一幕场景,那就是--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但凡是那些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人,主要还是以乡下农村里面进城的老奶奶为主,同样也会有一些市区里的老奶奶,也一样会去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哦,从来未曾见到过男性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
不仅是如此哩,依旧是在我的印象与脑海的里面,而且那些贩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老奶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一个固定摊位的,她们全都采用的就是以“打游击的形式”为主,在那些天气晴朗的日子里面,今天有可能是在这个地方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等到明天以后,很有可能会在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栀子花和白兰花,而且所选择贩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地方,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去选择的,往往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会选择那些人来人往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里去做买卖。
她们一边卖一边还叫喊道:“栀子花白兰花要伐!要伐栀子花白兰花!”……也有极其少数、个别摊位的老奶奶是不怎么去叫喊的,要是有人去购买会认真仔细地服务,不买也不会强求些什么哦!
依旧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来说吧,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栀子花和白兰花并不是一朵又一朵地出售售卖的,最起码也是要两朵才肯起卖。但凡是那些售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老奶奶,会把两朵或栀子花或白兰花用一根细铅丝串联在一起,并做成一个弯型的钩子,以便于携带(佩戴)在身上。她们总是挎着一个竹制的大篮子,在大篮子的最底部放置有一块蓝印花布,在花布的上面会铺满栀子花和白兰花,再在篮子的上面搁一块木板,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木板都是以洗衣板为主,把有韧条纹的那一面朝下放置,平面的朝上面放置,在木板的上铺上一层要卖的栀子花和白兰花,再在栀子花和白兰花的上面,另外还会铺盖有一层薄薄的、白颜色的纱布,每间隔一段时间以后,还要在纱布上喷(洒)水,以防止栀子花和白兰花很快地干裂……
自从外婆张榴妹于2008年2月16日星期六驾鹤西去以后,即便有时我看到有卖栀子花和白兰花的摊位,再也未曾去购买过……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上海市风景图片、各种栀子花图片和各种白兰花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我的外婆照片则是来源于作者自己翻拍的;④: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6年08月06日星期六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