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儿子散步,儿子聊到了一位小同学白天在学校被班主任罚站在楼梯口,儿子提到说下午和这位同学打招呼他的情绪都很低落,问被惩罚的原因,说老师因为他上课贪玩玩胶带,批评教育后仍未改正给孩子定性缺乏诚信,所以让他站到了楼梯口罚站以儆效尤,并且在孩子不在班的时候,和班里的孩子们说这位孩子不讲诚信。
儿子在讲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个四年级的小小人羞愧的站在楼梯口的画面。伤害自尊以让人感到羞愧、恐惧于权力的方式管教小孩子,真的会让孩子从心底产生对于大人的尊重并且遵守规则吗?如果服从规则本身就是目的,其实是不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就不会放在考虑的第一要位了。听话、服从命令、不要添麻烦就是行为的动机,而绝对不是教育。这样令人羞愧的一幕有可能永远印在孩子的心上,成为一道伤痕。
问儿子听过杀鸡儆猴的故事吗?儿子直接跨过了我的含沙射影问你是不是想说我的同学是那只鸡,而我们剩下的四十多个人是那只猴?
孺子可教,那成语里为什么是杀鸡,而不是杀猴儆鸡呢?而又为什么不是杀鸭呢?
可能猴太聪明,杀只鸡成本最低,又能吃又能教育下不听话的猴,一举两得。那,鸡和猴怎么区分,而为什么有人是那只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