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一好友分享一篇她写的文章,靠后感触颇深,我的生活是如此幸福🤗🤗分享在这里以此记之: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爱是大地,有巨大的承载,母爱是容器,能无限容纳,母爱像一双力大无比的双手,关键时刻能紧紧的托举孩子……母爱是包容,是接纳,是知足,是坚定,是信念…母爱的感人事迹多之又多,赞美母亲的诗句说也说不完。母爱其实很普通,不管你是啥样的,你都是我的孩子,我爱的就是你,在我眼里,你灿烂无比,在我眼里,你就是我的宝。
今天又一次被这位母亲阿姨感动,被她的故事震撼。如今她快七十岁了,女儿远嫁了,大儿子四十有余婚姻是老人的牵挂,小儿子三十五六,儿童的智商,为他攒下余生的生活费,由大儿子照顾,但是不能花大儿子的钱,这是老人的计划,也是老人至今还兢兢业业挣钱的理由……
一下午时间就在陪老人说话,听他讲她和她家的故事,阿姨说话也没停下她手里干的活,过往的揪心,难日子,心惊担颤,被人瞧不起,努力咬牙坚持,阿姨今天平静的讲述,就像是别人家的故事一样坦然,一样的自然而然,听的很感动,很入神,对阿姨的尊敬,敬佩,感染之情油然而生,回家好几天还是想把和阿姨的故事记录下来,也是对自己最大的鼓舞。
嫁过来,家里很清贫,收废品营生,祖传的糊火罐灯笼手艺,婆婆还不愿意传给她。简单的日子幸福的过,直到二儿子出生,生下来后背腰上出了一个好大的肿包,不明原因,没有去看医生,没钱,大概也做不了主,婆婆硬是用一条长布带子包裹在孩子的那个肿包上,不再去理会,直到好久好久,解开来看,肿包果真不见了,一切好像没事了一样,可是孩子不会说话直到两岁多才会发声,智力好像有明显不足,就这么养着,也送过学堂念书,七八岁走丢了,等十天半个月找回来,孩子受了很大的刺激…往后还有很多次有惊无险的发生,母亲阿姨就一次又一次的捡回来孩子的命,丢了就一次又一次找回来,如今,三十好几,一米八几的个头,还不曾离开母亲的身边,能给母亲扛起来一袋子粮食,能帮母亲干一些力气活,和母亲一起扫地挣点生活费,每天去放母亲买给他的几只羊,羊儿在吃草,他就看似发呆,大概是在他的世界里安然无恙的度过,晚上还一起和母亲妈妈睡,母亲就是他的安全感……讲到儿子现在能自己回家,不会走丢,母亲阿姨特别满足,知足,开心,我好被感动。
聊起我这个朋友大儿子,也是没少让母亲操心,婚姻不说,去新疆干活出事从楼上掉下来,又一个有惊无险,四个多月的治疗,恢复的还算好,但是那段时间母亲的担心受怕,母亲对儿子脾气,情绪的容忍,悉心的照顾,鼓励,托起儿子的天……现在看来,别人认为朋友的老实厚道,做事认真,执念,甚至一根筋,也许有事故的后遗症,但我更多的认为是朋友金子般的人品,闪闪发光,是母亲的以身作则,不坑蒙拐骗,不偷不抢,兢兢业业做好自己最平凡的工作的精神传承。
在家里最难的那个时候,2008年父亲生病,光在2010那年就住了九次医院,照顾老小,照顾病人,还要挣钱养家,好像是扛不住这个摇摇欲坠的家,看不到希望一样,父亲就先撒手人寰了,经不起失子至痛,紧跟着婆婆大人病逝,母亲阿姨的父亲也同一年先后离开人世,撂下这么一大摊子给母亲阿姨…母亲阿姨要承载亲人离开的痛苦,要担起独自照顾家庭的重担,关键是家里的孩子还是这样的特殊状况,她没有怨言,默默无闻,努力赚钱,为的是拉扯孩子,为得是让人瞧得起……
干砖厂,种粮食,打扫卫生,祖传的糊灯笼,阿姨都干,正月十五为逝去的亲人坟头插上红灯笼,照亮前行的路是我们这里的习俗,一个两三块四五块钱的灯笼,制作起来挺不容易啊,阿姨更是从自己种高粱,成熟了,把高粱杆子晒干整理好,截成几十厘米的尺寸,然后用小刀劈出来几毫米的皮子,然后再编成灯笼,固定铁丝,糊上红纸,大部分时间阿姨都干这个,吃饭,睡觉之外就是干活,说话都不会停下手里的活…吃穿简单,不生病,菜是自己种的,粮食是自己的,就不咋花钱,就这样的生活,阿姨已经为儿子攒下了一大笔不菲的数目,她还在这样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很知足,大儿子不操心,女儿远嫁过得还不错,小儿子的生活费攒的差不多了,母亲就很满足…
吃了阿姨做的面皮子,油炸馍馍,凉拌羊血…朋友说,就希望母亲多活几十年多陪他些日子,啥也不用干,日子好了,活过来了,就剩下享福了!或许有人会觉得阿姨一生命运坎坷,亦或者说不幸,但我更想说,阿姨的生命体验更加丰厚,阿姨的生命更加有意义,作为家里的女人,阿姨托起了一个家,作为一个母亲,阿姨托起了孩子的希望,阿姨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