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邓葆光任上海敌产处理局逆产组长,负责接收日本数十万册书籍和档案资料,又从几十万册书中挑出七万册善本书。1947年7月7日,东方经济图书馆开幕。
该馆为国防保密局东方经济研究所附设机构,任命所长邓葆光。藏书内容主要为原属日本人所办上海满铁事务所、日本工商会议所所藏的经济门类资料。此外还有部分线装古籍。当时上海《申报.经济周刊》、《新中华》、南京《日本评论》、《时事月报》,大量刊载有研究日本政治经济的论文,这些文章成为沪、宁各高等学府及经济研究机关的必读物,引起经济学界专业人士的高度注目。
坎坷一生的邓葆光风风雨雨,带有强烈的个人传奇色彩;《浙江日报》《北京晚报》《文汇报》等报纸,都曾用两三个月时间,连载描写邓老的纪实小说《拂晓归来》或名《拂晓前的密电》。他生平事迹有关纪实小说有《魔窟奇人传》、《少将情报官拂晓归来》、《殊途》。
正门立面
清明时节阳光明媚的午后,和好朋友在上海街头散步寻访上海的故事,巧合遇到这个东方经济图书馆旧址,于是乎,开始找到了这个建筑物曾经的故事…
正门
现在2016年看起来已经是一个普通的居民楼,我相信有很多户人家还住在里面,我们就不好真的走进去看。
后门阳台
我相信,当年当它还是作为图书馆功能的时候,一定是个美丽漂亮有内涵的图书馆。前面有小小的腹地花园,绿色植物和动线都是精致设计处理过的。如果可以站在二楼阳台喝一杯清茶,看一本书,那真的啊是人生的享受。
今天下午的愚园路散步之旅,因为有了这个发现,更觉得无比幸福珍贵。旅行不在远处,因为只要你有旅行时好奇的眼睛,就会发现生活周边不曾注意过的美。上海的春天,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