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练小工具8:六合澄清
《庄子·齐物论》: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zhěn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封”是指界限分别,“常”是指是非准则。“道”无形无相,无所不在,本来是没有界限分别的。“言”是“道”的表达,本来也是没有是非标准的。
只是因为执着一个“是”,你是我是,界限分别是非标准就都有了。“是”指的是真相真理,“为是”就是非要搞出来一个真相真理。
“畛”是田间的小路,本来是一整块田,有了田间小路就把整块田分割成一块一块的。为啥要有田间小路呢?因为方便耕种啊,所以只要起分别,都是为了起“用”,没有“用”干嘛要分别呢。
不分别是“体”,分别是“用”,所以只要起了分别心,就要问自己,我想要的“用”在哪里呢?
但是就有人为了争而争,用我们家乡老农民的话来说,这是吃饱了撑的,精力旺盛没地方释放。释放也算是一种“用”,瞎用。
庄子列举了世间的八条小路,叫做八德,德就是功能/功用的意思。
有左有右,这是物理空间的分别。
有伦有义,这是人际关系的分别。伦者辈也,来源于血缘或地缘的亲疏远近。义者宜也,来源于内心的道德律令。
有分有辩,这是指思维活动。分是粗分别,分门别类;辨是细分别,详尽辨析。
有竞有争,分别心从思维发动为行为。竞是竞说不休;争是争胜逐利。
左右伦义分辨竞争,从自然到人际,从思维到行为,分别心越来越重,世界越来越色彩斑斓,当然离伊甸园也就越来越远了。
东西南北上下为六合,六合之内就是我们存在且关注的这个世界,六合之外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未知世界。
论者,理也,思也。把思想用言语表达出来叫做“论”。但也不是所有的表达都称得上“论”。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说得有道理才叫“论”。硕士博士毕业写的那篇文章叫做论文,取的就是这个意思。
“议”是评价,评议,议论。论可以是一个人说,议就是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了。
古时候“辩”与“辨”通用。《说文解字》:辨者判也,从言在辡之间。謂治獄也。“辩”与“辨”两边各是一个“辛”字,表示原告和被告。不管原告被告,反正都辛苦,中国人最不愿意打官司了。中间是“言”字或“刀”字,言表示言说,刀表示书写,把字刻在竹简上,都是判决。
“辩”比“议”又更进了一步,要议出个结果来,搞出个结论来,统一思想。
六合之外的事情,圣人的态度是存而不论。圣人们都是不爱说话的,说话多了耗气伤神。你可以尝试一下,止语一天,少烦少恼;止语三天,神清气爽。
《论语》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六合之内,圣人是要论一论的,但是又要分好几种情况。
对于“春秋经世先王之志”,也就是历史经验历史教训,不光要论,还要议,详细阐述发扬其中的义理。比如说《春秋》这部历史书只有16000多字,春秋三传却有几十万字,后世阐述春秋三传的文章恐怕千万字都不止。但是大家各说各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可以争论,不作定论,持开放的态度。这叫“议而不辩。”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是大事,关系天下苍生的福祉,所以圣人多费点儿口舌,但依然不做定论。中国人比较重视实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黑猫白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跟你辩论,没那闲工夫。因此经世济民之外的事情,圣人们本着少说话的精神,就懒得评价了,最多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点到为止,这叫做“论而不议”。
这是圣人的态度,我们老百姓不一样,老百姓可喜欢争辩了,不然吃饱了喝足了能量往哪里释放呢?但是话多了,不光伤身体,烦恼也多啊,祸从口出嘛。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圣人,尝试管控一下自己的言语。
Step 0,比如你要去参加一个会,或者有一件事要去沟通,还没想好怎么去应对,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
Step 1,定六合。
谈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框架,不能漫无边际。当下我们要处理的问题是在哪个框架下的呢?业务上的问题?朋友间的问题?家庭的问题?
Step 2,定分野
- 六合之外的事,也就是跟主题不相关的,应对的指导原则就是“存而不论”。比方说,讨论业务问题时,个人的私生活、兴趣爱好、三观等,就不相干,归于“存而不论”的范畴。
六合之内,又需要区分3种情况:
- 这是个信息分享会吗?如果是,适用“论而不议”的原则。
- 需要做出决定吗?如果不需要,只是头脑风暴,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那么适用“议而不辩”的原则。
- 如果需要明确的决定,那么适用“明辨是非”原则。
Step 3,定调子
从“存而不论”,到“论而不议”,到“议而不辩”,再到“明辨是非”,这是一个思维次第发生的过程,随着思维越来越深入,分别心也越来越重,耗费的能量越来越多,因此就越有必要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目的是什么?用在哪里?因此在开始行动之前,还要做2件事情:
1,清楚明白地写下你的目的目标。
2,根据你的目的目标,参考你所选定的分野及其应对原则,细化你的行动步骤。
特别是爱说话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这个套路。通过这个练习,学会更好地与自己的舌头相处,善待它爱惜它管住它,平常让它少干点儿活,这样真需要它干活的时候,才能做到说话最少,耗能最小,效果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