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思维的旅程(《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五次听课记录及片言感悟)

第九章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第十章孩子在学校

(根据郝老师线上讲课的文字和录音整理)

    阿德勒分析人格,那么,人格这个概念的学习究竟对您的教育教学产生什么影响或者作用?

1、当我们去看待一个儿童的行为的时候,不是就行为来看行为,而是通过行为来思考儿童整体的人格。

2、儿童整体人格在六七岁基本形成,所以我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在六七岁之前注重儿童人格的形成。

3、我们要认识和理解到,对孩子这一生当中,有重要影响的不是成绩,而是他的人格,是整体人格,也就是一个孩子稳定的、固定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或者说行为的模式。行为和思维是一体的,这个是对孩子一生有重要影响的。所以说教育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在这人基础之上呢,还有学业各方面的发展。

理解这三方面带来一个问题?比如有的老师说,我家的孩子错过了六七岁了,那么孩子的人格是不是已经形成无法改变了呢?或者说我教的都是高中生、初中生,那我也无法纠正或者改变孩子的人格。是不是这样子的呢?如果这样去理解呢,那么我们就理解比较片面了。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如何去应用儿童的人格理念来帮助我们教育教学,这是我们当下需要去思考的。再来分析一下,按照我们常规的理解,培养一个孩子往往是局部开始的,比如说一个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我们说德育应该做什么,智育应该上什么,美育应该上什么,劳动干什么,以为是把各个方在的要素都齐全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出现了,而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儿童发展的规律的。

这就像学习写作文一样,认为我们是把标题拟好了,如何写标题,如何写修词,如何去框架,如何写细节,认为是把每一个作文的分支开的细节做好了就会写一篇好的文章,是这样的吗?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写作文不是这样的一种思路,那是作文学的思路,不是写作文的思路。所以,今天我们在学校里面遇到很多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学生厌学的问题,等等问题。我们很时候是就问题来谈问题,而现在需要转变思路,是什么思路呢?其实,教师的职业倦怠反映的是教师人格的问题,儿童的厌学问题是反映儿童的人格出现问题。因为整体人格出现问题了,就相当于一棵病了一样,你把这个地方砍断,那么,儿童的整体人格里当中,什么是最核心的?许多中外的教育家都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培养一个孩子高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说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认为自己是优秀者的信心,是人格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了这一点之后,其他方面就可健康的去发展。如果没有自信心,没有高度的自尊心,没有成为优秀者的愿望,其他方的教育都不好开展。但是,如何去激发孩子这一点呢?没有标准的方法,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什么,因为孩子的个体是各不相同的,每个老师的个性、气质是不一样的,每个学校的处境是不一样的,所以说,难就难在这里,没有一个标准的方法让我们去统一的用。但是这个方向应该是朝向这方面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放牛班春天》这部电影,老师用什么方法去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和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呢?用音乐,有的老师还看到了爱,这远远是不够的,这是潜层次的问题。就是有这样的方向感,所以我们才去谈师生关系、班级文化、制度等等问题。所以优秀的老师,卓越的老师都是能够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去考虑,把儿童人格当中核心去抓住,激发也孩子内在的活力、内在的动力,这样孩子就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否则的话,我们就舍本逐末。如:小女孩子自杀。从这个极端的案例反映的是我们忽视了对儿童的关注。2010年代大学生到海南支教,与大学生周末共读、做饭、钓鱼、唱歌、郊游、读诗、写信,才激发出大学生们当教师的价值感。

每个教师的特长不一样,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心、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里有尊严,有一种向上的追求。在这个基础上,在开始各方面的教学、培养。当然,教与学也是相互影响的。

童年贫穷会给人格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特别害怕被拒绝。特别怕给人打电话,给别人打个电话,都要拿张纸提前写下来,先自己演练好几遍,生怕说错。工作后,特别怕找领导,不敢说话。

(2)独来独往,特别害怕求人。能自己搞定的事情,很少会去求人,会让人觉得私心重,不合群。其实,这归根还是害怕被拒绝,怕求人被拒绝。

(3)不会拒绝别人。只要有人找来,范围内的事,都会答应,把自己弄的永远干不完的活。

(4)很难与人深交。表面上脾气很好,跟谁相处都不错,实际上,只维持在表面,基本没有深交的朋友。

(5)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做的事情,只有有人提出一丁点反对意见,就会放弃。

这五点一言以蔽之是贫穷带来的封闭、敏感和自卑。而这底层的逻辑是物质贫乏导致无法承受选择成本,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伤筋动骨,既然如此,就是不断地走向封闭。当然,正面的影响也很多:能吃苦,勤奋等等,所以,成人的人格模式深深受童年的影响,这是宿命。我们理解人格,完善人格,但不要全部否定自我。因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好,什么是绝对的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人性的丰富性。

第二个话题:新环境会检测出人的性格

长期在同一个环境里看,不能完全看出人的性格。在新环境表现出看似反常的性格其实并不是他变了,而是过去潜藏着,现在暴露出来了。婚姻生活也是新环境,检测出彼此的性格。孩子开始上学或者家庭环境发生变故时,最有可能发现他的性格。当然,孩子的性格也会在新环境中发生变化,人总是要在环境中求得一种适然状态,途径有:屈服,因超越而强大,达成妥协,改变环境。

在新的环境中,关键是理解孩子的所感和所想,因为影响成长的是孩子对处境的理解,而不单纯是外在的客观环境。

第三点:行为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问题:为什么许多人宁愿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苦?

从“行为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这个思路去考虑。

先从自我的角度分析

不爱吃学习苦的人,一是延期满足能力的低下。常人目光短浅,愿意满足于及时受益,让人只看到眼前好处,忽视当下学习苦痛背后潜藏的巨大价值。我们为什么愿意刷手机,逛商店,与朋友郊游、吃饭等等,因为能获得及时快感,这是人性,只不过,高手都是反人性的。高手能延期快乐、延期满足。

二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大多数人避开了学习的苦,是因为曾经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于是内心暗示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天赋。在后来的人生中再次遇到需要学习的地方,过往的经验让人第一反应是遵从生物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将学习抛弃。就像被玻璃罩局限的跳蚤、只记得电击痛苦的狗,即使没有了障碍,内心深处仍有一个屏障,让自己无法逾越。对归因的思维方式偏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个人的潜在可能。这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第三、环境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越来越难,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吃学习的苦。同样的时间内,家庭条件好的人,经济比较富足的人可以把资源用在提升自我,而家庭条件差,经济相对匮乏的人,时间已经全都用在了应付生活的苦上。吃生活的苦,耗尽了时间、钱财、精力,让人没了吃学习的苦的机会。而这种现状越加深,越会让人从环境找问题,而非自身。生活的苦,也有质量之分。有一些苦让人从自身寻找问题,选择利用反省的思维方式;另外一些,逼着人从环境找理由,陷于可能存在的威胁中,无法站在跳脱的角度进行反省。常把生活的苦归咎于环境的影响,也渐渐让人不能理解,学习的意义不只在于改善生活。读书带来的工具性价值有限却直观,而大多吃不下学习的苦的人,看不到它给人更高层面的存在意义带来的提升。

所以,你要问偏远闭塞地方的老师,知道自己不足,但即便都会归因于环境不好,而很少从自身反思。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生活的苦逼迫其把原因都瞄向了外在的环境。这就是环境对人的深刻塑造,而人浑然不察的宿命。

思维与环境,哪一个对人影响大?

思维从哪里来?

心理学家说思维、认识影响人的发展,这是对的。

但思维从哪里来?我是深刻感受到环境对人影响的根本。坐井观天是人的宿命,是不是?如果坐井观天是人的宿命,那么人的自由,或者说思维的作用在哪儿呢?

环境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的,这个道理都懂,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懂的话那就是一句废话。关键是环境与自我思维的互动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是怎么样互动的,这才是有价值之处。所以说环境决定人是对的,思维塑造人也是对的,但是仅仅在这方面去纠缠的话,这都是正确的废话。所以我们说,当环境塑造人的时候,我们是要警惕什么,是要去注意什么,当我们说环境塑造人的时候,就是要意识到我们不能完全被环境决定,人要有选择的权利,是要警惕我们哪些思维是环境给我们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

  当我们说思维塑造人的时候,是要警惕什么?

警惕自我的盲目自信,警惕自我中心。

警惕这一点后,如何做?换位思考、同情心,同理心,跳出固有环境。

警惕环境对自我的塑造,会如何做?

警惕处境、身份、角色对自我的塑造,如何做?

反思。是反思自己根深蒂固的信念。做到这一点,需要学习,需要修炼。

大家可以看看波姆的《论对话》,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批判性思维工具》。

行为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所有儿童的行为错误只能被理解为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是他们遭遇未曾准备的新环境的结果。如果对新环境缺乏准备,就会感到紧张,并进而产生一种无能感。这种无能感会扭曲儿童的判断力,并对环境作出不真实的反映,也会对自我作出不真实的反映。换句话说,儿童在学校的失败不仅仅是由于学校系统的无效,还主要是因为儿童准备上的缺失和不充分。我们一方面没有甚至阻碍给孩子提供做非凡事情的准备些,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批判他们的低微成就。         

小学阶段为中学做的基本准备应该有哪些?健全的人格,我要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我能成为一个优秀者的信心;对学习持续的好奇和兴趣;乐于、勇于与他人交往的交际能力;自动化的读写能力;长时间专注学习的习惯,大量的阅读基础;运动的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

中学阶段为大学阶段做的基本准备应该有:

健全的人格,我要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我能成为一个优秀者的信心;对学习持续的好奇和兴趣;乐于、勇于与他人交往的交际能力;对自我的理解;批判性思维;长时间专注学习的习惯;运动的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对异性交往的理解。

大学阶段为进入社会做的基本准备应该有:

健全的人格,我要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我能成为一个优秀者的信心;长时间专注学习的习惯,深度学习的习惯;乐于、勇于与他人交往的交际能力;对自我的理解;批判性思维;运动的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对婚姻家庭的理解;对职场工作的理解;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第十章思维导图

第十章题目是孩子在学校,为什么要把核心的中心词写成“成就感”,因为孩子在学校里面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成就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成就感来谈的。

接下来讲思维导图

第十章前后的内容都是围绕成就感来分析的。

一、谈专注

就是说,有专注才有成就感,专注对于成就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昨天在成都大邑肖川老师,在谈到人的魅力的时候说:一个男人的魅力,第一就是专注。能不能专注?能不能持续的专注,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的最重要原因。所以说智商重要,但不如专注重要。能不能坚持一个小时、一年、十年、几十年做一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学生的专注来源于哪里?

一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了,孩子就喜欢这门课程,就能投入这门课程,他就会专注于此,孩子就有兴趣投入学习,就能专注。

    二是受到关注,得到老师关注。如果老师不关注他,他就会做一些小动作,做一些搞笑的和专门的捣乱的行为。那么他是想获得关注,得到关注后满足了自己的安全和受关注心,他就能够专注于课程里面,专注于学习里面。这当然是针对那些需求关注的,如果不需求的话,他就会表现得弱一些。但从每个孩子的内来说这是个人性,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人人都渴望得到认可,人人都希望得到被关注,所以老师要满足每个孩子内心的愿望和渴求。 

三是获得成功。获得成功才有成就感,失败带来沮丧感、自卑感。所以说要有成就感,就得让学生去获得成功。所以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把就要把难度降低一些,不仅仅只是共性考察,还可以个性考察,多样性考察,多角度考察,多方面的考评。

    二、家庭 

家庭的重要性来源于哪里呢?我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母性之爱,一个是父性之爱。注意,母亲之爱不是母性之爱,父亲之爱不是父亲之爱。也就是说一个母亲既可以有母性之爱,也可以有父性之爱;一个父亲既可以有母性之爱,也可以有父性之爱。只不过是说,对于一个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两者同时具备才能健康成长。母性之爱是什么,母性之爱是是给孩子安全感,父性之爱给孩子方向感。如果说把母性之爱是大地,是无条件的: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父性之爱是天空,是有条件的,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所以我爱你。所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既需要无条件的爱,不会因为自己落后、丑陋或者其他的原因受到歧视,也需要有父性之爱,他必须努力地去赢得,只有母性之爱,是溺爱,那么培养的孩子会不独立性;只有父性之爱,这个班级,这个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只有苛责,缺乏温情和安全感。童年时期,需要母性之爱更多。初中之后,父性之爱要逐渐介入,也就要给孩子一种方向感、规则感。这些有助于孩子获得在就。

  三、成绩

如果能让孩子有好的成绩,阿德勒提了三点,一是智商、二是兴趣、三是专注。阿德勒说智商跟我们说的智商有什么差异呢还是有一些什么变化呢?我们不得不否认每个孩子的智商是有遗传性的,但是阿德勒说智商是变化的,是发展的,所以我们不要被遗传智力智商来困扰,认为遗传基因决定一切,这是错误的。智商是会变化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智商很高,后期的资源支撑不够,那么也会逐渐的衰弱,大家想一想伤仲永就是这样子。我们很多时候会说一个孩子可能反应聪明、智商高,但是智商高和聪明也坏外,为什么呢?反应得聪明,可能就会不愿意多思考,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满足于及时去获得答案,这样的话慢慢的优势转为劣势。有的孩子则反应慢,但是反应慢有可能善于发散性思维,善于多角度思维,可能在学习的考分上暂时的优势,但是当他到了社会之后,这种深思熟虑,多角思考就产生很大价值。所以对待孩子他的思考快也好,慢也好,将来都能够抵达目的,都是一样的。甚至我们要看到,快有快的不足,慢有慢的优势。

    二是兴趣。阿德勒非常重视学生对学业的兴趣,他一针见血指出,孩子还比较小,他对学科的兴趣来源哪里呢?往往来源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课程。一方面要提倡孩子对学科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要去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也得去做,为什么我要提出三分钟的方法呢,那就是去弥补我不感兴趣的东西也要去做,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子的,我们说要符合人性,高手都是反人性的,什么是反人性,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也能做好,这就是反人性。好吃的东西多吃,这是人性,不好吃的也要吃就是反人性。就像药是苦的,但还是要吃。这不能兴趣全部来谈论。

课程

阿德勒的观点是课程要少而透彻,要整合。当然现在中小学课程是国家课程,关键是透彻,要学透。新网师就是遵循了透彻这一理念,每学期只建议选修一门课程,就是要求学透彻,学透彻之后几门课程再整合起来,这样就形成我们认知结构的框架了。在中小学怎么整合课程,现在的文综、理综课程,为什么要提课程的融合,其实就是把它整合;有的学校里边有童话剧、读写会,有还着孩子到自然当中去上科学课,这些都是课程的整合。包括像“农历下的天空”,在每个节气的时候学习诗歌,这里面包含了文学,地理、文学、物理、人文等等。这就是课程的整合。在课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当下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情境化中学习,用陶行知来说,就是做中学,学中做,社会即学校。要避免孩子都是在教室里面课程生活的脱离。所以,有的学校有的班级开发生日课程,节日课程,季节课程、特色课程等等。就是课程要少、透彻、整合。

五、障碍

一是评价。不恰当的评价会影响孩子的成就感。那么评价有三方面的来看。一是教师的评价,二是学生自我的评价,三方面是家庭的评价、家长的评价。阿德勒特别说,许多孩子会对自我形成不利于成长的评价,比如说某一次考试考不好,某一个学科考不好,某一个活动失败了,就会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就会有自卑感,就会有不愿意去做的习惯,老师就要去纠正、去弥补。从教师这方面来说,教师不要贬损、打击学生,可以指出错误,但指出错误是帮助孩子成功,这就是我开始说的人格,人格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获得信心,获得自尊、成为愿意优秀的人。最近我看我了哈尔滨一所小学的一个老师被家长发了公开信,我看了这些内容,我看到我们网师一个老师说,如果他要是这个老师,学习了我们《儿童的人格教育》,就不会那样去做了。我不知道那位家长反映的是真还是实,里面大量的行为都是贬损学生的内容。三方面就是家长,家长也会形成许多错误的评价,比如惩罚、指责孩子。我们不是说反对惩罚,反对指责,但问题是要朝向那个方向,是要根据这个孩子当时的情况来看。我们刚刚看到《南方周末》所报道的一个初中生的自杀,就是因为母亲把孩子批评,其实那个孩子成绩很好,是落后。落后的原因,不是学习出了问题,是人格出了问题,人格已经出了问题,不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还要继续去打击,这就成了压跨了生命最后的那根稻草。阿德勒说,家长不要单纯的看到遗传的作用,不要认为是遗传不行。为什么说有些父母很好,孩子也很好,不是遗传的原因,而是家风、家庭跟传统的原因。这一点阿德勒提得还是很有价值的。二是孩子的竞争。过强的竞争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那么是竞争还是合作,怎么去做呢?其实,我们要跨越竞争和合作这种认识,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我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真正的成长。

    六、留级

阿德勒认为,留级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提倡孩子留级。我们去分析这个现象,留级的孩子学习都是比较弱的孩子。弱的原因是什么?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这里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弱的原因主是孩子的习惯、思维习惯形成的。那么留级的话,如果不改变思维模式、学习方式,那么他还会差。当然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绝对。有时候孩子留级还是有作用的,什么时候有作用呢?他缺乏自信心,那么这些知识再过一遍,获得自信心也是有益处的。关于留级的本质是为了如何提升后进生的学业问题,在这方面阿德勒提出了一点,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因为今天我们反对对孩子补课,其实这个认识需要多方面的思考,我们反对的是那种大量的牺牲孩子休息时间来补课的,是反对机械的加量的补课。但是对于学习弱的同学,最根本提高的方法就是把学业补起来。而不是一刀切的不补,他本来就弱你还不补,那怎么能提高呢。所以说,不是补不补的问题,而是怎么样补的问题,补的方向是什么。对于落后的同学就得补,只不过说我们在补的同时,除了补基础知识,还要改变对方学习的习惯、思维的习惯,乃至于对自我情绪控制以及自我反思能力。通过这些不断让孩子获得成功,获得体验的成就感,寻找到自信,这才是提升后进生的根本之策。

    七、跳级

跳级好不好呢?阿德勒不太赞成,他说,我们之所以说一个孩子跳级是学习特别棒,那只是智力方面特别的优秀。但是孩子的发展是全面的,如果孩子的智商比较好,学业很轻松,那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去发展其他方面。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等,而不是跳级。这只是阿德勒的一个观点,但是我们从孩子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对这一点还是认可的。

心理辅导

阿德勒在这方面讲的挺细,有很多真知灼见,当然也有些地方有些武断。比如有的孩子不讲卫生,但不讲卫生也有多种情况的,有的是生活习惯不好,但是还有一种是天才,他不是不讲卫生,而是他的专注力不在于此。

    谈了这么多之后呢,阿德勒又回到了他的原处说,我们还是要回到这个章节谈到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他有了成就感之后,那么他就会迁移到哪里呢?就会迁移到其他领域获得成功。没有成就感,没有自信心,就没有动力,其他方面都是外在逼迫,效果就不好。

我再发一段文字,分析愿意吃生活之苦,不愿意吃学习之苦。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受到生活的苦是被动的。

无论是否努力,无论是否抵抗,虽然生活的苦也会变化,但必须应对的这种苦痛,久而久之会让人变“习惯”。

被麻痹后,知道这样的煎熬一定会来,那等着应付就好了。

而学习的苦,是在于人要逼着自己开辟新的痛苦领域。在生活的苦会如约而至的基础上,这看似是在给痛苦加码。

宁可习惯日复一日的痛苦,也不想被痛苦锤醒,是人想待在“舒适区”的惯性。

习惯是欣然的接受,麻木是无奈的顺从。

第一种心理背景,是延迟满足的能力低下。

这是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实验,对象是幼儿园的十名儿童。

十名儿童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放着曲奇饼、糖果、棉花糖。

研究人员说,他们可以有几项选择:

马上吃掉零食;

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这样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孩子们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了不到三分钟就选择放弃;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

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15分钟后,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得到了兑现的奖励。

急着吃糖,就像只愿沉浸在生活中不思进取 —— 延迟满足能力低下的人,更愿意满足于即时收益。

眼前的生活虽然困苦,即便工资只有两三千,也是可见收益;而学习就像需要等待15分钟才能获得的奖励,需要付出时间成本,收益也是未来收益,虽然可以遇见但是不能立马得到。

“预期决策思维”的缺失,让人只看到眼前好处,忽视当下苦痛背后潜藏的巨大价值。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

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第二种,是妥协于“低配”的适应性心理。

成长经历中,能被觉察到的、或是无意间接触的信息,都在无形中影响人当下如何思考,怎样反思以前的经历,如何对未来产生把控。

有实验人员将跳蚤扔进罐子里,它们跳起的高度是自己身高100倍以上。

但如果用一个玻璃罩罩住跳蚤,它们跳起的高度就只能保持在玻璃罩高度以下。三天后,即便打开盖子,也没有跳蚤跳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提出了“习得性的无助”的概念。

他把一只狗关在笼子里,一有铃声响,狗的脚下就有电流通过,并且无法躲避这种痛苦。

多次同样的试验后,铃声响起,即便在开通电流前打开笼门,狗也会选择倒地呻吟,即便可以主动逃避,它也选择等待痛苦来临。

Seligman’s learned helplessness experiments / virtualuniversity.in

大多数人避开了学习的苦,是因为曾经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于是内心暗示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天赋。

在后来的人生中再次遇到需要学习的地方,过往的经验让人第一反应是遵从生物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将学习抛弃。

就像被玻璃罩局限的跳蚤、只记得电击痛苦的狗,即使没有了障碍,内心深处仍有一个屏障,让自己无法逾越。

对归因的思维方式偏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个人的潜在可能。

02

必须吃生活的苦

客观上限制了学习的条件

不得不承认一个更现实问题的存在: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越来越难,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吃学习的苦。

素质教育的压力下,课外教育的投入,也成了竞争力的资本。有能力得到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在良好的循环中,生活的苦相对增量只会更少。

同样的时间内,有条件的人可以把资源用在提升自我,而资源相对匮乏的人,时间已经全都用在了应付生活的苦上。

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探求贫穷的真相,隐姓埋名,体验低薪阶层如何生活。

她去了不同的城市,换了零售、清洁、老人服务等六种工作,最后发现自己陷入困局:

因为没钱,要住在偏远的地方 → 花费大量时间在上班路上 → 用于提升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发现更好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 → 想要做更多兼职来应对生活的成本 → 沦为工作机器,心理崩溃,选择放弃……

吃生活的苦,耗尽了时间、钱财、精力,让人没了吃学习的苦的机会。

而这种现状越加深,越会让人从环境找问题,而非自身。

生活的苦,也有质量之分。有一些苦让人从自身寻找问题,选择利用反省的思维方式;另外一些,逼着人从环境找理由,陷于可能存在的威胁中,无法站在跳脱的角度进行反省。

常把生活的苦归咎于环境的影响,也渐渐让人不能理解,学习的意义不只在于改善生活。读书带来的工具性价值有限却直观,而大多吃不下学习的苦的人,看不到它给人更高层面的存在意义带来的提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0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8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2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72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7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8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45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