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讲书这种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是在《百家讲坛》火了以后。
易中天、刘心武、于丹等人带火了一种现象级,而最近又有樊登等人彻底将其发扬光大。
花上十几分钟或是几十分钟为读者讲上一本书,把书中的奥义和经典之处采摘出来,为读者节省大量的读书时间,在当下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下,无疑是许多读书爱好者的福音。
然而我在感受了这些“福音”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感觉自己在迷失。
迷失什么呢?
比如我看一本东野圭吾的小说,常常能够体会到注水的内容的有趣之处,当然这是注水的部分,其实并不是很影响主线的剧情。即使没有这些描述,也能够将故事很成功地叙述明白。
当然这些注水之处,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比如丰富人物形象、丰满剧情内容,再比如有些精彩片段的描写、有些优美的文字,你不仔细阅读绝对吃不透其内涵。
然而,动辄百万字的大部头的确让人难以下口,尤其是日渐繁忙的人们,实在难以将这些书看透、吃透。
正是应了那句话,这个时代,是一个人们越来越忙也越来越懒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如果有人能够开发一种帮助人们提高效率、省下时间的服务,不说赚得钵满盆满,但一定收获不少。
无论是淘宝也好、快递也罢、美团也好、今天的读书也罢,核心都是这个要素。所以,这些拆书、为读者读书的人,你们很聪明,既满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求知欲”,有为他们时间不充裕充分考虑,真是用心良苦。
我仔细想了一下,看来自己是没有眼光和头脑的,似乎并不能找到既契合自己、又符合当前这个大趋势的副业,如此想来,我还是只能作为韭菜,继续处于被割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