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是一个根正苗红的诸侯国。早在周朝开国的时候,周武王灭掉了商纣王,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治理商朝的族人,延续商朝的祭祀。周武王担心武庚会生事,就派了自己的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辅佐武庚。当然,名义上是辅佐,实际上是监视。
等周武王过世,儿子周成王继位,年纪太小,主少国疑,周武王的另一个弟弟周公旦,也就是传说中制定周礼,后来让孔子魂牵梦系的那位儒家圣人,以周成王代理人的身份处理国政。管叔和蔡叔一则怀疑周公要篡位,二则对周公不服气,便伙同武庚发动叛乱。
叛乱没成功,周公杀了武庚和管叔,放逐了蔡叔。那么,原本归武庚和管叔、蔡叔治理的那一片土地和人民该怎么处置呢?
很简单,周公把弟弟康叔分封过去。这片土地,就是卫国,这位康叔,就是卫国的第一任国君。
武庚既然死了,那么延续商朝祭祀的事情没法交给康叔,所以就转交给微子启所在的宋国了,毕竟微子启是正统的殷商王族,这是前边介绍宋国的时候提到过的。
康叔受封的时候还很年轻,周公担心他不懂政治,还特地给了他三大训诫,这就是《尚书》里边的《康诰》、《酒诰》和《梓材》,都是些政治大道理。
卫国所在的地方,就是原先商朝的首都朝歌,今天在河南鹤壁市淇县。卫国一度强盛过,但进入春秋时代以后,昏君接二连三,而且变着花样地荒淫无道,险些亡了国,以后再也没能崛起。
虽然变成了一个小国、弱国,但卫国的存在感依然很强。这首先要归功于卫国的风气最开化,很能引领时尚前沿。卫国的男男女女喜欢在濮水边的桑间幽会,大概还有互唱情歌的风俗,给我们留下了“桑间濮上”这个成语。
“桑间濮上”通常会和“靡靡之音”配对来用,儒家经典《礼记》直接把桑间濮上的爱情小调定性为“亡国之音”。(《礼记·乐记》)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