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宠爱定陶戚姬,并且认为戚姬的儿子赵王如意像他,因此而不喜欢生性软弱的太子。戚姬虽然得宠,但还不至于不自量力到想要取吕后之位而代之。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把皇位的继承权弄到手,好当太后,然后把吕后母子赶走。坦白说,就算是戚姬当上太后,吕后的下场也不至于成为“人彘”,因为戚姬压根算不上心狠手辣。
如果戚姬不是摊上吕后这么个心狠手辣的对手,而是薄姬那样软弱的对手的话,她早就如愿了。但吕后不同,她跟后宫所有的女人都不同。吕后,是刘邦的糟糠之妻,结婚于微时。那时候吕后家有钱,有钱人家的小姐嫁给刘邦这个无赖破落户,恪守妇道,尽职尽责。她性情刚毅,既是刘邦的贤内助,又是刘邦在政治上的帮手。吕氏中又有手握兵权的武将,朝廷中诸多大臣又拥护吕后的太子,这就使得刘邦想要废太子的心思最终被打破。
从感情方面来看,刘邦完全倾向戚姬母子,在这场对丈夫和父亲的争夺战里面,吕后和惠帝一败涂地。可惜的是,刘邦不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是一个皇帝。我们从政治和权力方面来细细分析一下里面暗藏的玄机。
首先,为什么刘邦不喜欢惠帝?惠帝是原配所出,是他唯一的嫡子,但性格软弱,没有决断力。这样的性格,是无法控制住跟刘邦出生入死、杀人如麻的大臣们的。刘邦不喜欢惠帝,主要是这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惠帝的生母吕后有极高的政治能力,刘邦怕将来惠帝受其挟制,大汉天下将会归于吕姓。汉初女主挟制年幼君主进行干政的风气,就是由吕后开始的。后来的汉武帝深受其害,以至于最终在选定自己的继承人时开创了另一个新风气:立其子,杀其母。这种做法,甚至流传到南北朝时期。
其次,为什么众大臣反对刘邦废太子呢?第一,吕氏在刘邦开国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吕后在刘邦出征时经常监国,与众大臣有深厚的革命感情和政治联系,戚姬则只是靠吹枕头风鼓动刘邦而已,毫无政治资本。她的儿子赵王如意,也仅仅是得宠而已,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臣心目中,既是庶出又是幼子的他,比不上嫡出居长的惠帝。而且,性格软弱的惠帝更容易受人影响,功臣武将们不用担心他会诛杀大臣,所以也都倾向了惠帝。可以说,大臣们支持惠帝,也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最后,为什么刘邦不能狠下决心杀吕后、废太子呢?刘邦起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不拘小节,几近无赖。可以说是一个洒脱、叛逆、脑子灵活的人。他之所以能聚集了大批谋臣武将,经历了数次大败仍能一举夺得天下,不能不说他的性格起了巨大的作用。他自己不能带兵打仗,但他并不逞强,而是忍气吞声封韩信为王,利用他去对付项羽;他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他信任谋臣贤士,所以能采纳张良陈平的计谋,能委任萧何建立了国家制度和法规,开创了大汉基业。刘邦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吗?不是的,正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才在独尊天下之后开始了诛杀功臣的行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自古君王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怕功臣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韩信英布之流,不得不死。但是把大臣武将都杀光了,谁来保天下呢?所以,选择一个能够驾驭群臣的继承人,是刘邦最迫切的问题。他临终前最后一次亲征,正是因为吕后以太子年幼、不能驾驭武将为由而哭着推辞了让太子代替他出征的命令。赵王如意虽然像他,但他真的能够驾驭群臣吗?张良深刻地了解了晚年的刘邦的心情,所以他指给了吕后一条明路,正是这条妙计,彻底打消了刘邦立赵王为太子的念头。商山四皓,是刘邦一直想要延请而无法请到的德高望重之士,吕后用尽心思办法,居然请到了,这让刘邦不得不重新审视太子。太子虽然软弱,但他确实得人心;吕后虽然刚毅,但确实有能力。当年他想要诛杀韩信,一直没有什么良策,吕后却趁他出征之时,干脆利落地杀了韩信,这让他看清楚了吕后的决断和谋略。如果他坚决废掉太子,只怕会逼得吕氏谋反,也会受到臣民们的反对和非议,影响到大汉的根基。所以,刘邦尽管在感情上偏爱戚姬母子,但他精明的政治头脑还是在最后一刻使他放弃了感情,选择了向大势低头。
这是戚姬母子的悲剧,也是刘邦的悲剧。如果刘邦对戚姬没有深厚的感情,他不会如此偏爱戚姬,偏爱她所生的儿子,以至于引起了这场夺位争战。如果他能够理智一点,早一点看清形势,不要给戚姬希望,不让她站到吕后的对立面,也就没有了她后来的悲剧。戚姬如果能够明白自己与吕后的差距,不妄想太后的尊荣富贵,像薄姬一样甘于平淡,也不会惨至成为人彘。
如果他们之间只是简简单单的爱情,享受简简单单的天伦之乐,那么,他们会幸福快乐的多。但是在深宫之中,每一位红颜,都不可能只为爱情。利益和权力之争,最是凶狠残酷,没有这样的能力,千万别起这样的心思。后人感怀汉高祖这段爱情悲剧,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未闻歌舞定家邦,一曲鸿鹄泪暗伤。”
“不向商山求四皓,谁云如意似高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