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谷在外公的影响下很喜欢打篮球。爷孙俩没事儿就去小区的篮球场,一人一个球打得不亦乐乎。十几个月的若谷,还远远够不到篮球框,但他有模有样的姿势,经常让陌生人看了都忍俊不禁。
然后家里人就张罗着给若谷买个小型篮球架,理由是适合他、他能投得进去。也有一些身边人跟我说:“好好培养,这孩子打得好以后可以进篮球队。”而我刚开始也是那种若谷一投进球我就热烈鼓掌说“好棒”的球迷型妈妈,更不要说家里的长辈了。
渐渐地,我发现一个问题,若谷在投球的时候,他会自言自语,用“投进”或者“投不进”来评价自己。投进了他就开心地大喊,投不进了就默默捡起球。甚至有一次,他因为球投不进篮筐而伤心地大哭,直到全家人围着他、让他走近篮球架把球投进去了,最后才在一片鼓掌叫好声中才破涕为笑。
这件事,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中的一段话:
他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之后身体畅快淋漓。他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接过话茬鼓励他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堵在了心口,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是指责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功利心的一面:见到孩子篮球打得好,就希望他能好好打球以后让篮球成为一技之长,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能够脱颖而出。
而是,我们没有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
孩子正在打篮球,你眼中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满头的大汗和灵活的动作?还是瞄准了篮筐,看着球有没有进?还是他当下对于打球这种运动项目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这样想来,当我们在夸孩子“厉害了!”、好棒呀!”其实夸的都是孩子打篮球的技能,而不是当下的体验。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我与你”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这种相遇的境界或许太高,作为普通人,我们至少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而不是父母的延续,更不是现实父母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打篮球的体验,所有的快乐、满足和动感,这些都彰显了一个生命的存在感。而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比如强身健体、兴趣特长、培养意志力,这些则是我们头脑里总结出来的“它”。“它”并不是不能存在,并不是否认价值,而是如果我们眼里只有“它”或者更关注“它”,就会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看不到他满足的表情,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并不能与我们产生共鸣。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感受到大人对自己的这一种价值期待,孩子就会开始从关注自己的体验和满足感而转向别人的评价和眼光,慢慢向别人希望他的样子靠拢。
关于“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这一点,请看看我们自己。如果剥离了我们的名字、身份、工作以及所有的功能价值,我是谁?我现在所追求的一切,到底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还是别人给予的,或者说因为恐惧而强加给自己的?没有任何外在标签的我们,双脚是否还能踩在大地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曾经我们也是孩子,现在成为大人又来养育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都不曾感受过自己的存在,如何跟孩子说:你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呢?
曾经,在另外一本书中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子,准备爬上一阶又一阶的楼梯。鸭妈妈神气活现的走在最前头,轻松自在的就爬到最高层,然后气定神闲的等着小鸭子一个个爬上来。然而,对于弱小的小鸭子来说,光是跳上一小层阶梯都举步维艰。每一只小鸭子,跳了又跳,不是根本就够不到,就是翻得翻,倒的倒。最后终于有一只战斗力最强的小鸭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翻跳上去。这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小鸭子们,接下来一只接着一只都登顶成功。唯独有一只最弱小的小鸭子,仍旧在百般的挫折中翻滚跌倒,连路人都不忍心的惊声尖叫。然而,鸭妈妈,却仍然站在最高处无动于衷,这只小鸭子越挫越勇,在跌了十多次之后终于爬了上来,鸭妈妈这才领着小鸭子们一起从容离开。
整个过程鸭妈妈做了什么?鸭妈妈什么也没做。在小鸭子们都在艰难地爬楼梯的时候,鸭妈妈没有鼓励他们说:加油!终于有一只小鸭子爬上了楼梯,鸭妈妈没有说:好棒!也没有跟其他小鸭子说:跟别人学学。鸭妈妈唯一不做的就是:不关注。
不关注也是一种关注,不教养也就一种教养,甚至需要的勇气胜过对孩子的关注和教养。因为这有一个大前提,父母必须全然地相信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他内心的体验,别人的赞美和斥责都是一种干涉和打扰。而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最难的是看不到孩子本身的存在感。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常反思。因为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带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有很深的父辈的经验主义。如何突破自己,把教养的格局打开,是很困难的。往往最后都是沮丧地发现,那些我们觉得再也不会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带给孩子,你的身上也无可避免地还是带有自己父母的影子。
育儿路上唯有不断学习,在引导孩子寻找自我的路上,也寻找属于我们的真我。所谓育儿育己,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