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和她不怎么熟,只有在爸爸回来的时候被长辈要求叫声“奶奶”或许还有过年红包的时候说话。她最显著的特点是那对永远耷拉着眼皮,包着没有感情的视线,我曾被这视线驻足,一动也不敢动的呆在原地,被用激烈的语言问候着祖宗,但事后不痛不痒,都懒得动情绪。
一直以为这样的生活是理所当然,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赚钱。
每天学校爷爷接送,写完作业,跑去敲隔壁单元姐姐的门,甚至参与小区姐妹派的斗阵,扮演七仙女,甚至每一周可以吃一顿肯德基,爸妈偶尔回来带好多没有吃过的给我,给我买好看的新衣服,有时候我都想称这样的童年叫青春,像沐浴在阳光下的橙色气泡水,甜丝丝的,摇一摇,喷射出来,开心的冒泡泡。
之后,爸妈商量着要自己把我带到身边了。
爷爷的小区门口有一条延申出来的水泥路,供进入小区的车辆使用。经常是小屁孩打闹的地方,膝盖在这里更是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回忆,你追我赶中突然看见了意想不到的人出现,视线在小姐妹的生上拐了几个弯,我的妈妈提着不多的行李在朝我走来,没有什么金光闪闪的特效,没有什么热泪盈眶,奇怪到我现在还记得,我这个人仿佛是被钉在原地,不是该有的惊讶情绪,就只是呆呆的站在原地,嘴巴张着,没有任何情绪,大脑也没有任何想法,连妈妈这个称呼都没有反应过来,甚至有点小小的疑问,妈妈怎么突然回来了呢?
“怎么不认识了,还不过来,走回家”
听过妈妈说了后,仿佛触动了什么开关,跳了一下超级开心的跑向妈妈,拉着妈妈的手笑着一晃一晃的回家
回家自然回的是爷爷家,妈妈说来看我,准备在爷爷附近租房子,把下半学期读完,去其他城市生活,但这些都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一切都是后知后觉,我得到的信息只有妈妈回来了的事实,但我依旧沉浸在开心中。
在去新租的房子之前,妈妈和我一起睡在爷爷家的沙发上,是那种老式,能拉开就成一张床,不大但是够睡了,本来爷爷打算自己睡沙发的,但是妈妈觉得不行,而我小孩子心性的只关心今天吃了妈妈带回来的平常没有吃过的零食,出去逛街买了好看的小裙子,我们还像小女生一样去照了大头贴,搞了各种涂鸦,妈妈好时髦啊,今天花了好多个1块钱,妈妈真好,好开心啊。
晚上准备睡觉,奶奶开始了惯例,摇摇头,嘴里低声骂咧着,在家里面到处乱逛,逛来逛去也就那几个地方,我没有在意,拉着妈妈在沙发里面睡,小孩子本就困。
潘多拉魔盒却在那夜被打开了。
我在睡眠中被推醒,妈妈说了什么,迷迷糊糊的不过脑子,然后她哭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大人哭,还是我的妈妈,我真的好疑惑,为什么要哭?“你奶奶在骂我爸妈,我真的一天都不想在这里呆了”,那句话突然回到我的意识里面,以至于到现在我都清清楚楚的记得之后发生的事情,我突然开始生气,眉头皱起,有点激动的问她:“那我呢?,我在这里呆了几年了”。妈妈什么也没有说,没有任何动作,也因为没有开灯,我没能看见她的表情,那一夜就结束在这样的对话里,我睡着了,不知道我的妈妈又在那夜想了多少。
这样导致那一年结束了下班学期我去了另一个城市,离开了爷爷,离开了小时的玩伴。
现在的我回想起觉得自己真的很蠢,那般生气
我到底在生气什么?生气作为留守儿童,一直被爷爷带着,生气爸爸妈妈把我放在有精神病的奶奶身边生活,亦或者那些妈妈以为我少时缺少父母陪伴的埋怨?
可惜,都不是,我生气的是妈妈哭了,我的妈妈在我的面前哭了。
我觉得我过的挺好,请最亲密的人不要否定我
我过的很好,很幸福,拥有很多,不要让我以为变成我以为,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很安心,和爷爷吵架真的很好玩,我有很多小伙伴,每天奶奶的摇头晃手,嘟嘟囔囔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真的害怕妈妈突如其来打破我的认知,为什么我们要拥有绝大多数人的情感,不能拥抱自己的内心呢。为什么不问问我作为留守儿童,真的有过埋怨吗?明明,我那时连留守儿童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时候的我更气的站在妈妈这个称呼上的这个女人在哭,但是现在想想,是我活得太少,经历的太幸福,天真烂漫尚未被威胁。
那是我觉得我的妈妈不该这样脆弱,她是个大人,应该有大人的模样,可什么是大人的模样?不哭不就是最基本的吗?更何况还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大人不都是喜欢伪装坚强吗?
为什么小孩子的我都觉得没有什么的情况下,大人却哭了呢,
那这样经历了几年的我算什么呢?妈妈的哭在挑战我整个世界的认知
长大再回忆小孩子偏执了
我忘了,或许那时我只记得我是一个小女孩,便忘记了妈妈是个女孩,也是爸爸妈妈的小孩子。忘记了奶奶在那天夜里问候的是她许久不见的爸妈,问候的是她在远方家,而她是奶奶的儿媳妇,骂不得,打不得,只能忍受,束手无策,或许那时她在外面的社会场里面受了什么委屈,突然被撬开了一个宣泄口,但结果都是最后在最亲密的人面前她留下了信任的泪水,就像悲喜永不相通,那个小孩还没有长大,不能理解大人,只知道生气为什么妈妈要哭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