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预备、展开和形式训练(16)

教育即预备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继续不断的生长过程,在生长的每个阶段,都以增加生长的能力为其目的。这个概念和影响过教育实践的其他许多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首先一个对比,是关于教育乃是一种预备的过程或做好准备的思想。认为成人的生活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是作为“另一种生活”的预备期。把教育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

教育就是生长

第一,这种观点丧失动力,原动力未被利用。将来只是作为将来,它缺乏紧迫性和可见的形体。为某件事情作预备,如果不知道去预备什么,也不知为什么预备,这是抛弃已有的力量,而在模糊的机会中寻找动力。

第二,在这种情况下,助长了犹豫不决和拖延。所预备的将来非常遥远;在将来变为现实以前要经过很长的时间。为什么急于为将来作预备呢?如果全力使环境尽可能具有教育作用,教育效果会更大!

第三个不良后果,是用传统一般的期望和要求替代受教育者个人的特殊能力的标准。把以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为基础的严格的和明确的判断,代之以模糊不定的观念,预期青年在遥远的将来我们成就。这种办法自以为成功的地方——自以为为将来作了预备,实际上正是它最失败的地方。

最后一个不良后果是预备的原则,它使人不得不极大地求助于利用外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动机。如果预期的未来和现在的可能性割裂,就没有激发和指导的力量,必须另外搭上一些东西,才能发生作用。于是就采用威逼利诱的方法,以奖赏为诺言,以痛苦作威胁。

每个人都知道,为预备将来而忽视现在可能性的教育制度,基本上都不得不诉诸各种惩罚的制度。于是,由于学生讨厌这种方法的严厉苛刻和软弱无能,他们又摇摆到另一极端,为防备后来所需要的一点知识被包上了糖衣,以便哄骗学生,使他们吃些不想吃的东西。

这当然不是一个教育应否为未来做预备的问题。如果教育是生长,这种教育必须循环渐进地实现现在的可能性,从而使个人更适合于应付后来的要求。生长不是有空的时候能够完成的东西;生长是不断地通向未来。

把教育看作为未来做准备,错误不在于强调为将来的需要做预备,而在把预备将来作为现在努力的主要动力。为不断发展的生活作预备的需要是巨大的,因此,应该把全副精力一心用于使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这是绝对重要的。于是,随着现在于不知不觉中进入未来,未来也就被照顾到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