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还没回到节前的平静,说不好哪里有波澜,就是安不下心来。
刚上班第二天,就开月会,汇报九月份的工作情况,于我而言,当然就是所有产生并被记录和分析对比的数据,这个过程好像看起来不难,实际是需要每天不厌其烦的整理留存原始数据,用各种方式排列组合,找出规律,和可对比性,摘出来汇总在ppt里,拿给大家看,最重要的当然是给老板看。
一天时间本是够的,无奈又参与新项目报价讨论会,跟汇报工作相比,新项目当然更重要,谁都知道,如此糟糕的经济环境,活下去并不容易,还有什么比有新项目找上来更令人热血澎湃的呢?
虽然我不是老板,但我是真心真义盼着公司发展,盼着自己的一腔热血能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可。而这个认可一半是老板,一半是自己,缺一不可。只有自己的认可是自负,是无法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老板的认可才是变现的可靠途径,毕竟我们的生活需要经济条件的支撑,而对于打工人来说,经济条件就是取决于工资高低。多简单的逻辑,我居然四十岁以后才想通。
每次汇报,看过每一位同事的总结之后,都会忍不住吐槽那位经理的ppt内容,实在是太简陋了,这不仅是表现形式的问题,空洞无物,毫无逻辑,从这样的展示中完全看不到其对工作本身的责任心和敬畏心。我在想,应该不会只有我一次一次的在心里轻视他吧,摆在表面的东西每个人都能看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当一个人的内心是空的,头脑必然也是空的,其行为也不会出色到哪去,更别谈什么成就,一切的基础,是先有想法,而想法必然基于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和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对谁负责?我的价值是什么?
是呀,当思考的方向转向自己,去毫无保留的探究自己的内在,真诚一点,坦荡一点,对别人的期待和诟病就更少一点。把自己变好一点,受益最大的一定不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