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里,看过这样一句话“不论做什么事,学什么东西,都要想尽办法赋予极大的意义。”
当时,只感觉又是笑来老师的一句鸡汤文,不想,当我准备重启英语学习模式的时候,才发现这绝不是我当初以为的鸡汤文那么简单,它实实的在在的决策了我是否报名“薄荷阅读”的全过程。
两年前,也曾订过网上vipABC课程,每次,在世界的另一头,当老师问起为什么学习英语时,隔着千山万水,可以与老师侃的很欢,我说学习英语是为了球游全球、为了能与人顺畅的交流,外国老师毫不吝啬的表扬扑面而来,45分钟一堂课下来,总要收获无数个“wonderful!perfect!几乎每堂课都在不断被肯定的愉悦中轻松结束,10个月的时间,我在vipABC上的英语等级从LEVEL3一路狂升到LEVEL9。
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用,当我用美国之行检验完英语学习的成果后,一下子感觉,没了用武之地,英语学习不再是生活的必要和急需。特别是8小时以外的时间,更多的被书架上看不完的书,手机上“得到”、“混沌大学”两个APP占据,当出国旅行的计划没有提上日程,英语学习更被挤到了最边缘。
有时被负责任的vipABC顾问老师,催的不好意思了,偶尔上一堂课,发现自己水平断涯式倒退,根本跟不上9级的进度,再也找不到当年一路狂奔的爽快感,再学,被遥遥无期的搁浅了,一直想要重启,却一直找不到重启的动力。
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要学英语呢?除了不想浪费vipABC剩余的课程外,对我还有什么意义?在不断的自问中,我终于找到了自认为最有价值的意义:两年以后,当儿子出国读书,若我心血来潮想去看他,语言绝不能成为我出行的绊脚石,出去了,我更不想成为一个开不了口的哑巴,而成为儿子的负担。
虽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翻译软件可从手机随时调出,再方便,也不如自带的技能来得安全便捷,俗话说的好“技多不压身”。
养成一个好习惯,真会终生受益,当我想重启一项学习时,我如法炮制两年前早起打卡的习惯,先在朋友圈完成100天打卡,开始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坚持,借用公共承诺的力量,逼自己不放弃!
今天,是我所在的29期薄荷阅读班开学的第1天,530个字,事实上只看懂了80%,作业连蒙带猜,竟然全对了,知道第一天的作业是为了鼓励大家,设置的比较简单,但能得到100分,多少令人欢欣鼓舞,我终于又有了想狂奔的冲动。
不管怎么样,行动总胜于一切美好的想象,只要走好每一步,走完100步应该并不难。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