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癌你会色变吗?你害怕的点是什么?
谈到癌症,我们可能就会想到难治、转移、复发这些词,癌症之所以死亡率高,除了跟疾病相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营养不良。研究表明,10%~20%的癌症患者,其死亡并不是因为癌症本身,而是营养不良所导致的。癌症患者营养不良高发,而营养状况直接跟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感染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
为什么营养不良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见呢?
因为癌症是一类代谢性疾病,它会引起人体代谢异常,会加速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减慢蛋白质的合成;加速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的合成,从而使得人身体消瘦。同时,癌症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化疗和放疗,也不同程度地加速了蛋白质周转,导致蛋白质流失;而且放疗和化疗副作用会导致一系列消化道异常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吸收不良等,影响患者进食,进而影响患者的营养获取。
对于癌症患者,无论是疾病本身还是疾病的治疗都增加了身体的消耗,影响了营养的摄取和吸收利用。那么,癌症患者需要如何保障营养?
首先,要破除关于饮食营养的两个误区:不吃和乱吃。所谓不吃,就是不能通过单纯饥饿来治疗癌症,因为那样只会同时饿死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另外,没有哪一种单独的食物或者营养素被科学验证是可以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癌症的,所以不能乱吃。
其次,要高度重视营养,把饮食和保障营养放到战略高度,将它与手术、放化疗、服药等治疗方式同等对待。
最后,如果自己吃不够或者吃不了的时候,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及时进行营养评估并开展适当的临床营养干预。 营养干预不能等到重度营养不良的时候才进行,一旦到那个时候就很难纠正营养状况了。
要保障营养,那就是要跟吃联系上了。那么,当被确诊癌症以后,到底要怎么吃呢?这里有一个基本原则,概括而言为"营养膳食一二三",即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个调整。这个基本原则是由拥有十年中美临床营养工作经验,曾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临床营养师、哈佛大学营养研究助理,致力于推动临床营养诊疗的孙凌霞营养师总结的。
营养膳食一二三,具体来说就是:
一个中心:以保障营养状况在治疗和康复中的战略意义为中心,将饮食摄入同接受放化疗、吃药、手术的重要性等同起来。
两个基础:一个是营养全面、均衡的膳食,第二个是保障食品安全。
三个调整:
一个调整是调整营养素的供给量 。例如,移植期间、手术后、放化疗期间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评估药物和营养素的相互作用、治疗以及手术的影响,按需调整微量营养素地摄入。
第二个调整是调整食物的形态 。例如,咀嚼困难,可以将食物切碎或做成泥;吞咽困难,可以调整饮品的黏稠度;吃不下固体,可以喝高营养密度的液体等。
第三个调整是调整营养的供给方式。例如,吃不下或不能用嘴吃食物时,考虑肠内营养管饲的方式;消化道功能严重受损或者丧失的时候,则可以通过肠外/静脉营养供给。
癌症患者怎么吃,可能很多人会简单认为是患者自己进食。其实这里的吃不仅指患者自己主动进食,还包括饲管进食和肠外及静脉供给。其中,营养全面、均衡的膳食是癌症患者饮食的基础,需要保障各类营养素的摄入。
患者自己能吃的情况下,有两点特别的建议:
一,三类食品安全风险高的食品需要避免:
1、腌制食品,譬如各种咸菜、熏制香肠等,
2、生冷食品,譬如未全熟的肉蛋类,未巴氏杀菌的乳制品,自制的酸奶,寿司、生鱼片、生蚝等,
3、卫生不能保证的食品,譬如外卖的沙拉、凉菜、熟食卤味,超市加工的水果拼盘,饮料机贩卖的饮料,无照摊贩售卖的食物等。
二,如果食欲下降或者食欲差,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提高食欲:
1、少量多餐。不用定时每日三餐,可以每天五餐、六餐或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吃一点东西。不要等饿了再吃,即使不饿也可以每两三小时提醒自己吃点东西。
2、吃不下可以喝。尝试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如用食物料理机制作流食,或使用商业成品的口服营养补充液。
3、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尝试把饭菜做得色彩鲜艳,摆盘漂亮,餐桌布置得有仪式感;尝试不同的调味料增进食欲;与家人一起用餐。
4、优化食物营养密度。每一口能吃下去的食物里都尽量增大营养密度,譬如,
给粥加点料 :如奶粉、豆浆粉、营养粉、椰蓉、坚果碎、种籽、肉末、肉松、鱼片等。
给汤升个级 :不仅喝汤水,还要吃汤中的肉和其他食材;也可以把汤中的肉和食材捞出来打碎,再加入汤中一起食用。
大杂烩搅拌 :将多种食材混合搅拌成营养糊糊或营养奶昔,既营养丰富又体积小。
另外,尽量适当地活动起来。适当的活动有助于增加食欲,如打太极、慢走等。
如果你身边有不幸得了癌症的朋友,希望以上的“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个调整”的饮食原则和两个饮食建议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战胜病魔。最后,祝愿每个人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