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芥菜丝情缘:匠心与善良的完美融合

在我眼中,母亲总是那个默默无闻、勤劳善良的人。五十多岁的她总念叨着“人得有个声响儿”。于是决定凭借自己的一双巧手,做点小生意——售卖自己亲手制作的芥菜丝咸菜。

母亲对芥菜丝的热爱,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那日在集市上,看到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蜷在三轮摩托车旁,为了生计,驱车60里地来卖自己种的芥菜疙瘩。母亲的心被深深触动了,她包下了老人全部的芥菜疙瘩,付钱时,老人苍老的手指捏着塑封的付款码:“儿子给的付款码。”母亲摸着老人麻袋里沾着泥土的芥菜疙瘩:“我给您现金吧。”转身与小侄女商量借用一下她兜里的压岁钱现金。老人反复摩挲着皱巴巴的钞票,混着泥土味的笑纹比春阳更亮。那一刻,我看到了母亲眼中的善良和温情,那是岁月无法磨灭的光芒。

然而,制作芥菜丝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清洗、切丝、晒丝的过程中,母亲遇到了许多困难。每一颗芥菜疙瘩都经过母亲的精心挑选。她坚持亲手切丝,菜刀在青白芥菜疙瘩上跳圆舞曲。看着几百斤的芥菜疙瘩,邻居笑道:“买台切丝机多省事”,她却固执地守着刀刃与砧板的默契:“手切的才带活气儿,机器压的菜魂儿都散了。” 在她看来,只有手切的芥菜丝才能更加脆嫩爽口,这是机器插丝无法比拟的。几百斤的芥菜疙瘩,在母亲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丝丝细长的芥菜丝。在楼顶铺成雪原,母亲日日守着天气预报如临大敌。偏偏倒春寒裹着冷雨突袭,发绿的芥菜丝渗出颓败的酸气,让母亲新近切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心疼不已。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选择扔掉,重新切丝、晒干。那一刻,我看到了母亲身上的坚韧和毅力,那是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腌制芥菜丝的过程,是母亲的“绝活”。她专门挑选了陕西的秦椒和上好的调料,用心调制每一道程序。当一坛坛香气扑鼻的芥菜丝咸菜出炉时,母亲邀请左右邻居来品尝,大家都赞不绝口。那一刻,我看到了母亲脸上的笑容和满足,那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和欣慰。

这年头,流水线上每分钟诞生500包榨菜,而我的母亲,仍用皱纹里的盐渍、指甲缝的辣椒籽,笨拙地对抗着效率至上的世界。她的芥菜丝没有防腐剂,但藏着更珍贵的秘方:一点执拗,三分热肠,九分不肯将就的温柔。愿母亲的芥菜丝咸菜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心中,成为传递爱与温暖的美好使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从现在芥菜上市,一直到明年春天,都是吃芥菜的时节。芥菜的吃法,我所知道的,就是把它切成细丝,腌...
    静心怡然阅读 2,880评论 2 23
  • 什么东西能禁得住岁月的留香?咸菜就是一种,那大缸咸汤透着一种过日子人的平淡沉着。时间越久,盐汤越老,不搅和...
    海杯子阅读 12,541评论 123 476
  • 小时候,每当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就从地窖里把储藏一个冬天的貌似萝卜但又比萝卜矮粗的芥菜取出来。由于芥菜的外...
    老马识新途阅读 7,868评论 3 9
  • 我的老家山东,每年秋季芥菜疙瘩上市的时节,这一堆那一撮儿,塞满了地摊儿上的角角落落。经一身绿袄装点,翘着头、晃着脑...
    唯进步不辜负阅读 6,303评论 50 90
  • 一、闽南质朴的芥菜道理 芥菜于一位闽南人,那是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菜。 闽南人说:芥菜从头摘。这句话是闽南老人的口头禅...
    草草啖盐说蜜阅读 5,312评论 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