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般到了十二岁到二十岁这个时期正处在一个成长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他们逐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渴望独立还无法摆脱父母和老师的束缚,渴望被别人尊重与认可然而在别人眼中他还是个孩子,渴望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却还是个未成年人,渴望接触新鲜事物却被家规校规阻碍。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他们不甘心做井底之蛙,希望可以看到不希望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但做家长和老师一直都会把他们当做孩子,不断的保护起来,这样的保护在那些孩子们看来到是一种子障碍。现代家庭的孩子生活都比较幸福,他们衣食无忧,他们都很独立喜欢接触互联网。他们的世界早已不再是两点一线的家和学校的生活,在网络世界里有他们特有的家园。那里有他们喜欢的音乐,有他们爱看的电影,有他们无话不说的朋友。在这样一个多元化时代,家长和孩子还有老师和孩子的关系也需要重新定义。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如果善于引导他们,至少可以让他们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未来他们可以自己驾驭自己。其实一切教育归根结底就是需要培养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即便他受过再多的教育也是一个白痴。走向社会也没有办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反而会让他们更加迷茫和无助,甚至觉得这个社会很无情。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孩子在叛逆期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孩子的思想不被知识填充就会被其他事物填充。因此多用一些优秀的书籍填充他们的思想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极为关键,而如何引导孩子去阅读这些优秀的书籍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我们中国特别缺少社区图书馆,平时老百姓就没有阅读的习惯。读书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小众行为,很多家长有时间宁可打麻将玩扑克。因此在中国的麻将馆铺天盖地,但找到一个图书馆却很难。学校学习任务又很重,孩子没有太多时间阅读课外书,况且在很多中小学没有专门的图书馆或是图书室。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思想就应该在学校尽可能给孩子开设图书室。家长也最好有阅读习惯,家里有专门的书柜这样就会为孩子营造很好的读书氛围。阅读是孩子成长最为重要的道路,多去阅读那些文学名著可以更好的塑造孩子优秀的品格。
家长像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一旦到了叛逆期,这个时候虽然他们还没有成年,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尤其不同的两代人爱好不一样,所接触的事物不同,相互间的价值观就会有很大差异。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们的思想有问题,比如他们听的流行音乐,可能父母听得还是经典老歌,父母就觉得孩子听这些歌会早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对孩子还像过去一样,一味地让他们言听计从对他们的自尊心本身就是一种损害。时间久了就会让家长和孩子产生隔阂,不利于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当家长把孩子当做朋友,有空和他们聊聊天倾诉心里话,关心一下他们内心世界。这样家长和孩子在思想上就能同步,有共同的话题。作为家长不能随便定义孩子做事的对与错,要尽可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为什么他们会做那些事,毕竟时代在发展,一代代人的思想都有变化。
有机会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让孩子尽早知道社会的真实现状,避免纸上谈兵。比如德国的技校就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孩子们早早的学习技术。在学校学习一年之后就去工厂实习,然后再回学校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想学的专业知识。当孩子在工厂里稍微了解社会,也清楚自己的志向在那里,这个时候他们再去学习就更有方向性。学习效率自然会好,可能在我们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可以让他们做点义工或是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对于他们未来发展大有帮助,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孩子的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就必须把握好最为关键的叛逆期。孩子安稳度过这个时期他们将有一个幸福的未来,祖国也会多了一个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