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涅卡--《论心灵之安宁》

*******

我们所追求的,是让心灵在一条平稳和安详的道路上行走。我们能够正确地面对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保持快乐的心境。我们能够始终处在平和的状态中,没有大起大落——这就是我想说的安宁。

我认为追求美德应该做到:如果命运不幸剥夺了一个人自由行动的权利,他不应该立即丢盔弃甲,转身逃到隐蔽的地方躲起来(就好像这个世界上还有命运找不到的地方一样);相反,他应该更谨慎地履行职责。

只要精神崇高,我们完全不必将自己限制在特定的城市。我们可以走出去,同全世界打交道,将世界视为自己的国家,让美德在更广阔的土地上驰骋。

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当充满热情,而不是被恐惧控制、麻痹。只有一个人在面对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威胁、武器和锁链叮叮当当不绝于耳的声响,勇气依然不减分毫时,他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

我特别相信库里乌斯·登塔图斯所说的,他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过行尸走肉的生活。世间最恐怖的事,莫过于除了活过的年岁,什么都没留下。但如果正好处在很难处理好公共生活的年代,那也不妨多抽出一些时间去休闲和阅读,就好像在一段充满风险的旅程中时不时为自己寻求避风港一样。

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正确的自我评价至关重要。有些人因为过于相信自己的口才而受到伤害,有些人对财富要求过高却无法实现,还有人在繁重的劳动下过度透支了自己虚弱的身体。有些人过于羞涩,无法适应需要抛头露面的政治生活;有些人过于鲁莽,无法适应严谨的法庭工作;有些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稍有不悦就出言不逊;有些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才智,总会说出一些机智却会给他们带来危险的俏皮话。考虑到这些情况,相比于参与公共事务,隐退无疑是更合适的选择:热情而又鲁莽的天性,往往会因为直言不讳给自己带来麻烦。

人的选择更是至关重要。必须明确,那些我们选择一起共事的人,是否值得我们奉献出生命的一部分时间,而这些时间上的牺牲又是否能为他们带来改变。

你还必须思考,自己的性格是更适合实际的活动还是安静的研究和沉思,然后选择符合自己天赋和天性的方向。

没有什么比真挚和忠诚的友谊更能让人开心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心甘情愿地替你保守所有的秘密,你也不害怕同他分享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想法,这会是多么幸运啊。他可以用言语抚慰你的痛苦,用忠告劝你做出正确的决定,用快乐消解你的悲伤——他只要一出现,就能让你感到欢欣鼓舞!当然,我们必须远离那些欲望过于强烈的人,因为恶习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蔓延,亲近的人会更容易受到攻击和伤害。

你也一定要避开那些总是愁眉苦脸,动不动就到处诉苦的人。并不是说这种人不忠诚、不善良,但他们对任何事都感到焦虑和悲观的态度,对心灵的安宁绝对是一种干扰。

现在我们再来谈一谈人类痛苦的最主要来源,也就是私人财产的问题。想想我们会遭遇的其他痛苦,比如死亡、疾病、恐惧、欲望、疼痛和劳碌——所有这些,都比不上金钱带来的痛苦。我们要谨记,没有钱要比有了钱又失去钱的痛苦小很多;财富越少,它能引发的痛苦就越小。千万不要以为富人更容易忍受痛苦:同样的伤口,放在高大或矮小的身躯上,疼痛感是一样的。

但在我看来,只有当一个人不会再失去的时候,这种状态才是最幸福的。

因此,最理想的财产状况就是,既不低于贫困线,又不超它太多。

只要拥有了节俭这一良药,贫穷也可以转化为富有。让我们学着不要去炫耀财富,让我们学着去衡量任何事物的好坏时应该看它的功能,而不是为了去卖弄:用食物去消除饥饿,用水去驱散饥渴,用性生活去满足需要;让我们学着去依赖自己的四肢,穿衣风格和生活方式不要盲目追赶潮流,而应沿袭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让我们学着去提高自我的约束力,抑制奢华之心,不要过于野心膨胀,不要动辄脾气暴躁,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根据实际尽可能选择高性价比的方式来满足自然的需求;我们要遏制对期望的过分放纵以及对未来的过分痴迷;要学着依靠自身而不是命运的眷顾来获取财富。

学会适度,任何浪费行为都应该受到谴责。

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自然,知道我们的人生必然要经历痛苦,自然赋予了我们面对灾难依然可以收获慰藉的能力,这样我们就可以习惯哪怕是最坏的情况。如果灾难的杀伤力永远都像最初袭击我们时一样,恐怕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忍受这种永恒的困境。----经历了太多,我们的承受力的上限就会上升。同样的事情第一次发生,你可能不知所措,但第二次,你表现就会有所进步,再一次,你就会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知道如何去处理。即使处理起来困难重重,但心理上的压力会有所缓解。

每个人都被命运绑架,在命运面前我们都是囚徒。

此外,我们要学会收敛自己的欲望,尽可能去关注那些触手可及的目标,因为欲望很难控制。放弃不可能或很难得到的东西,多去追求容易得到或特别希望得到的,但与此同时要记得,世间的一切,无论看起来多么重要,其实都是微不足道和毫无意义的。不要羡慕那些位高权重的人:站得越高,可能摔得越惨。

另一方面,那些被不公平的命运置于危险境地的人,却往往更安全。因为他们学会了低调,谦逊,知道将财务保持在微不足道的安全线上。

以上这些只针对不够完美,过于普通或是心态不够健全的人,并不适用于智者。智者无须紧张慎重地行走。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去同命运抗争,不向命运低头。他们从不惧怕命运。在他们看来,不仅是物品、财产、地位,连那些更为珍贵的东西,比如眼睛和双手,甚至他自己,都是命运租界给他的,总有一天需要还回去。这样想就没有什么需要抱怨的了。

很多时候,造成死亡的原因正是对死亡的恐惧。

恐惧死亡的人很难去做一个活人值得做的事。但如果一开始就能意识到,死亡是从出生起就必将面对的事情,人就可以在这一前提下生活,确保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任何事情而不感到意外。预见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假设这种事情即将发生,可以降低挫折对自己的冲击。对于有备而来的人,挫折不会造成重创,但对于那些总是幻想一切都顺利的人来说,挫折无疑事沉重的打击。

“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有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只要你骨子里接受了这一点,将发生在他人身上的灾难视为对自己人生的预警,那么未来,当同样的灾难攻击你时,你就会有所防御。

其次,不要轻易浪费精力,或是将精力花费在毫无意义的活动上,也就是说,不要渴望无法得到的,也不要追求那些一旦获得又觉得徒劳无益的。换而言之,不要让我们的付出毫无意义、劳而无功,也不要追求那些本不值得努力的目标,因为一旦没有成功,或者认为成功也不值得高兴,痛苦就会随之而来。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沉浸在忙碌感中。开展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可能有多收获。勤奋不会让人觉得疲惫,虚假的表象才会让人发疯。

一个人关注的事情一旦太多,就会把自己置于命运的掌控下。对待命运最安全的做法,即是尽量不去招惹她。把她放在心上,但不要过于相信她。

少了一定会成功的期待,人就更容易应付失败带来的失落感。

我们还应该学会变通,不将希望过多寄托在原计划上,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目标,避免在目标或现实状况发生改变时心生恐慌。当然前提是,我们不是变化无常的人,通常这种特质的人很难内心平静。

无论任何情况,我们都应学会将心灵从外部转移到自身;尽可能从他人的事务中抽身,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过于担心失去,即便是不幸,也能学着用友善的态度去面对。

我们不要将凡事看的太重,用一颗包容之心去忍受:比起为生活哀叹,对其嘲笑更符合文明的发展。要记住,能够对生活报以一笑的人,往往要比那些用悲观的眼光打量它的人更优秀,因为前者依然认为生活存在希望,而后者之所有悲伤,是因为他们压根不觉得有办法改变现状。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不吝惜自己的微笑,都要比放纵自己哭泣,更能体现一个人杰出的心灵。笑容表达的是人类最温柔的情感,彷佛在诉说无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都没有什么是太多沉重、太过严肃、太过不幸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回想一下那些带给他们喜悦或悲伤的事情,他们就会明白比翁的至理名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和最初一样,他们的生命并不比出生时更高尚或是更沉重。他们出生时一无所有,离开时也同样一无所有。

人越勇敢,就越幸福!勇敢可以让你远离所有的不幸、嫉妒和疾病。因为命运已经对你无能为力,掌控你已经毫无价值了。

太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不愿意向任何人公开真实的自己,过着和多数人一样的虚伪生活,彷佛生命只是一场表演。如果我们只希望自己好的一面被别人看到,那就不可能做到无忧无虑。即便自我隐藏能多少带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种躲在面具后的生活依然不会让人开心。相反,如果可以用诚实真切、朴实无华、简单淳朴、毫无掩饰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那将是多么令人愉悦啊!当然,我们还是要注意适度:活得简单质朴和活得漫不经心,这两者还是大有区别的。

我们要学习回归自我。然而,独处和从众这两件事又需要适当融合、灵活变通:独处太久会让我们渴望他人,从众太久又会让我们怀念独处。总之,两者互为解药:独处能治愈我们对人群的厌恶,人群则能消减我们独处的孤单。

人的思想不会一直专注在同一件事上,需要有趣的消遣来转移注意力。我们的大脑必须得到放松:休整后他们会更精神、更活跃。一直劳作不停歇,会让大脑变得迟钝和麻木。

如果运动和游戏无法带来自然而然的快乐,相信人们也不会乐在其中。当然,过分沉迷于这类活动对大脑的反应也有一定的破坏。适度放松和彻底放纵完全是两个概念。立法者之所以设立假期,就是为了赋予公众休假和享受生活的权利,只有这样工作和生活才能平衡。

我们必须要出门散步,晴朗的天空和新鲜的空气可以让大脑重新充满活力。有时,乘车出游、换个环境,或是从事社交活动和自由畅饮,这些都能让心灵获得全新的能量。有时我们甚至需要迷醉的状态,沉浸在酒精中但又不被它彻底掌控。酒精可以冲散忧虑,让思想更为深邃,还可以像治疗一些疾病那样治愈伤痛。酒神之所以被称为“解放者”,并不是因为酒精能让言语变得不着边际,而是因为它能让心灵从桎梏中解脱出来。当然,就像自由一样,饮酒也要适度。但必须承认,只有心灵被深深触动,才可能写出超越平凡的佳作。只有当灵魂跨越了日常的琐碎和平凡的思想,乘着神的启示之翼飞向高空,它才会发出超凡脱俗的高贵之声。过于理性的思想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它必须放弃常走的道路,不顾一切向前冲,并敦促驾驶者沿着自己的路线飞奔,才能到达那个原本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目的地。

但请记住,想要守护这样的脆弱,必须随时关注和呵护那摇摆不定的心灵,否则,任何方法都无济于事。

********

很多时候,除了摘录文中的语句,我都会有种冲动,要把这整篇文章都背诵下来,有些句子写的确实很吸引人,读再多遍,都无法满足。不管读哪一类先贤的著作,都会感慨关于人生的各种富有智慧的建议和劝诫,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人告诉了众生,但大部分人还是无法过好自己的一生。就像我们在抚养孩子的时候,所遇到的,有些伤痛,只有他们自己经历过,他们才会明白,你直接告诉他们的,也许当时知道了,但无法避免他们依旧会犯错,人性使然。

人本来就是被动的来到这个世上,从出生到死亡,除了我们无法自由选择人生的最初一段旅程,在我们成人后以及走到死亡终点的这一大段人生,我们是自由的,是有选择权的,要过什么样的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虽然出身背景及生活环境给予我们不同的生存条件,但我们还是可以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要想过的安宁,首先要诚实的面对自己,活得简单质朴,遵从内心,不虚伪,不做作,活得坦然,真实。这样我们就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伪装,要殚精竭虑的去维护自己伪造的另一面。

其次,我们要认真审视自己,对自己的喜好以及自身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尽量选择自己擅长并热爱的事业,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恒久的专心投入,才会在工作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而这又会激励我们去做的更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再者,培养一颗坚强,积极,勇敢的强大心灵。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有时更是巨浪滔天。怎样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风浪,是需要我们在各自人生这片海洋中去不断磨砺,不断成长的。要学会坦然接受生活所赋予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不管贫穷还是富有,开心还是难过,忠诚还是背叛,成功还是失败......所有的一切,我们都要学会去承受。

当然,人生旅途中,如果能遇到三五知己,志趣相投的朋友,那真是最幸运的一件事了。高兴时有人分享喜悦,难过时有人分担忧愁。人生路上,不再寂寞,风雨有人同舟,幸福有人同享,只是这样想想,都会笑出声来的。

有人曾说,人生就像一辆列车,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路上,会停靠很多站。到达某一站,可能会有人上车,也可能会有人下车,也许某段旅程,车上只有你自己。所以你要学会如何面对自己,如何与自己相处。独处并不可怕,它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由,学会享受独处,你的身体与精神也许会更放松,获得另外一种满足。

还要说的一点是,努力工作,适当休息,工作与生活劳逸结合,保持平衡。孩子们小的时候,爸爸跟她们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Work hard,play harder! 玩起来的时候比学习的时候会更疯狂。玩的有多尽兴,学习起来就会有多努力。所以每个假期,爸爸都会安排外出,出去玩一圈回来,孩子们会更享受在家读书的日子,这应该是一样的道理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