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话题是我一直以来思考了很久的一个主题,10年前看到《万里无云》这本书的时候开始真正理解佛教,知道佛教是一门世界观,是帮助人们看清世界,放下苦恼的真正的实修的法门,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知道并困惑于所谓“无我”的观念,最后的证悟要放下“我执”,达到“无我”的境界,当时是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无我”到底是什么,放下“我执”到底是怎么放下,如果对自我都不执着了,那活着的目的又是什么?
直到今年春节时读到《精神分析与佛学》里的一句话,才总算是有些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无我”。
在“无我”之前先要“有我”。
就像你要放下屠刀,你手里得先有屠刀,很多东西得到之后才有资格去说放下,就像要想死,你得先出生,要想出家,你得先入世。
人的成长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小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对“我”是没有概念的,他是通过和父母的互动,慢慢的知道原来自己是区别去其他人的存在,“我”是特别的,从父母的眼神之中感知到“我”是有价值的,“我”是值得被爱的(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和镜映,他就会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有价值,是不是值得被爱,会在其后的一生之中反复去求证这个问题),再到了青少年时期,他通过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去和父母对抗,去找到自己的边界,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慢慢的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当中的位置,最后完成自我认同的过程,找到“自我”,这就是有我的过程,而如果这个过程的任何一步被干扰,那他就会卡在某个地方,迟迟找不到自我,这种混混沌沌的状态如果恰好接触到佛教说要放下“我执”,要做到“无我”是很容易搞混淆的,觉得自己可以不用找了,反正我们要追求的最终境界是“无我”,那又何必苦恼的去要追寻自我呢?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一个循环,我们不能因为起点和终点似乎一样就不去经历,这就像你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走,最后绕了地球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这和你一直没动呆在原地能一样吗?
虽然也许表面上看起来一样,就像那个禅宗公案说的
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得到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看起来还在做着一样的事情,但是内心的风景已经大不一样,胸中自有丘壑,反而能够更专注于当下每一刻的生活,而不会总是活在幻想之中。
这就是所谓的在无我之前,先要建立一个完备的立体的有支撑的“自我”。就像独孤九剑最高的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但是他一定是先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练过了,练到了极致,然后再去主动放弃那些绝妙的招式,而去融汇贯通自由发挥,而不是一开始就乱舞一通。
所有的学习成长也都是一样,一开始学习的套路和框架,会帮助你快速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快速的掌握,但是当你熟练掌握了套路之后,最后如果要达成更高的境界,是需要再把这些套路忘记的,当然我说起这些来都太空了,因为毕竟其实没有达到过,但是我要说的是,不能好高骛远,目空一切的,一开始就想要达到最高境界,一定还是要扎扎实实的从套路开始练习,到最后抛弃套路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不需要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