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童、天才真的是天生的吗?
中国自古盛产神童和天才,几千年历史中,出了很多所谓的神童和天才:项橐(xiàng tuó)七岁成为孔子的老师;甘罗12岁当宰相;蔡文姬六岁能辨琴(一说四岁,一说九岁);元嘉幼时就能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曹冲六岁能称象;曹植七步能写诗;王羲之七岁就擅长书法;白居易一岁识字,六岁作诗,十六岁名满天下;王阳明12岁立志做圣贤;张居正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原本13岁就可以),23岁中进士;诸葛亮一出山,便名动天下……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时候是因为缺少史料记载,有的时候是人为故意篡改或者刻意隐瞒事实,导致后世普遍认为,这些人都是天赋异禀,天纵奇才,生而知之,故称之为神童、天才。
我们中国人也常说“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但真相果真如此吗?神童、天才真的是天生的吗?
其实,我们只要稍加分析推理就会发现这是巨大的误会。为什么呢?如果说天才都是天生的,那么,天才生出来的孩子理论上也都应该是天才才对,但大量的事实证明:许多所谓的天才生的孩子,不仅不是天才,而是天生的蠢材!许多天才的后代和普通人的孩子无异,甚至有一部分还远不如普通人!
最有名的莫过于爱因斯坦。论才华,爱因斯坦是世界级的天才,在他的时代,他就是最璀璨的明星,任何人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然而据说,爱因斯坦的两个儿子都患有精神分裂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疯子。对于爱因斯坦的两个儿子为何都患有精神分裂症,我们在此不展开讨论,我们平常对待和解读就行,因为不论是谁,后代都有一定概率出现疾病,这是自然规律,并不会因爱因斯坦多聪明,智商有多高而改变。
再如,三国时期刘备绝对算得上人杰,但他的儿子刘禅,却是一位智商不在线的存在,人称“扶不起的刘阿斗”。
东晋时期的第九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算得上精明能干,然而,他的儿子晋安帝司马德宗,却是一个“痴傻皇帝”。史书记载,他“饥饱寒暑亦不能辨”,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全靠弟弟司马德文照顾,完全就是一个白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够英雄神武了吧?但是,明朝的皇帝自朱元璋之后,可谓一个不如一个,出了很多奇葩皇帝,最有名的莫过于以下几位了:第四任皇帝朱高炽是一个典型的胖子,就连走路都让人扶着,据说是美食的吃太多,朱高炽死的也很奇葩——胖死的;第五任皇帝朱瞻基最大的爱好竟然是斗蟋蟀,他长期要求各地官民采集上等蟋蟀送入宫中,人称“蟋蟀天子”;第十三任皇帝朱翊钧30年不上朝,不理朝政,人称“罢工皇帝”;第十五任皇帝朱由校,大字不识几个,最大的爱好是做木工,人称“木工皇帝”,对他而言做皇帝只是兼职,甚至可能连兼职也算不上,正是由于他的放任不管,才滋生了大奸臣魏忠贤,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神童、天才显然不是天生的,智商是无法遗传的。这对于我们普通的父母而言,其意义在于——我们自己可以不是天才,但是我们却有可能成为天才的父母!
二、普通的父母也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事实上,教育孩子也罢,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也罢,有一个基本的方法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按照这样的逻辑,普通的父母,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身体和智力都正常的孩子,就有可能培养出优秀乃至伟大的孩子。甚至,哪怕是身体残疾的孩子,只要能够按照正确的教育方法,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甚至伟大的人物,比如众所周知的海伦·凯勒、著名的指挥家舟舟,被誉为当代中国海伦· 凯勒的周婷婷、德国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卡尔·威特……像这样身体残疾,却最终成才的例子不在少数,而正常孩子成才的例子,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下一章我们再进一步说明。
所以,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要打开紧紧地束缚在头脑中的枷锁——不要认为别人家的孩子生来就是神童、天才,其实每个孩子出生之初,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只是在不同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最终长成了各自平庸的样子而已。下面的例子,可以证明思想的解放会对人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1945年时,一英里(1609米)跑的世界纪录为四分零一秒。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纪录一直保持了近十年,没有人能够打破。甚至到了1954年初,在希拉里(Hillary)与诺尔盖(Norgay)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后,许多人依然认为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超出了人类的生理极限,会导致心脏不堪负荷而爆炸。
曾试图打破这一纪录的顶级跑步运动员甚至也开始相信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的世界一流运动员约翰·兰迪(John Landy)说:“这就好比试图穿越一堵墙,四分钟跑完一英里已非我能力所及。”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954年5月6日,在英格兰的一次竞技赛上,英国医学院学生罗杰·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用3分59.4秒便跑完了一英里。
班尼斯特成功了!他创造的纪录不仅被载入史册,更向世人证明了这一速度并非无法实现。
更加令人称奇的是,仅在时隔六周之后,之前认为这一纪录无法再被打破的约翰·兰迪又刷新了这一纪录。兰迪在此前四分零一秒的基础上又提高了4秒,仅用时3分57.9秒便跑完全程,堪称奇迹。在此后的三年中,又有16位运动员先后突破了曾一度被认为“无法逾越”的四分钟大关。1
之所以出现运动员的成绩突然纷纷提高这种情况,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要归功于班尼斯特打破了“一英里跑四分钟”的心理障碍。他证明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完全有可能,而人们所说的障碍往往仅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兰迪和其他运动员此前正是被自己的思想观念羁绊住了奔跑的脚步。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非认为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就无所不能。恰恰相反,许多事实证明,这种思想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比如,就像当年人们所说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完全是在忽悠人。但是,我认为信念可左右你的决定,以及在面对艰巨任务时的态度,并最终影响你在重大事件中的表现。所以不妨问问自己:阻挡我挑战‘四分钟跑完一英里’这一极限的是什么?
再回到教育孩子的话题上来。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母务必要坚信:只要方法正确,普通的父母也可以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我的意思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其他人怎么做,你都要固执地、甚至偏执地坚信不疑!坚定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你怀疑过自己的性别吗?如果没有,那么,就像你对自己的性别坚信不疑一样坚信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