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津渡

  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例如王安石所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谓妇孺皆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如今的西津渡逐渐淡化和削弱了作为渡口的功能,但是它活化石般的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沿着古街一路往西走,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把我们带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古街上的建筑砖木结构,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油漆成朱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的感觉。

图片发自简书App


  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那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那翘阁飞檐,那窗上的雕花,那斑驳的柜台,那杉木的十板门,无不向人们娓娓诉说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走在这条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耳边传来了千年的历史回声,这一切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激发出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已经成为历史,西津渡古街如今已注入了时代的内涵,赋予时代的活力。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古朴的生态、淳厚的民风、传统的商业,一切的一切都焕发出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活力。西津渡古街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强烈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考古工作者的目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镇江,西津渡,最出名的,莫过于王安石那首《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宁黛阅读 2,682评论 1 1
  • 在镇江街头看到一条关于西津渡的广告:“更喜欢镇江了,因为西津渡”,便想去看看这个地方。 这是九月一个周六的中午,天...
    永远是我阅读 4,266评论 0 2
  • 琵琶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它的雏形。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在古代曾写作“批把”或“枇杷”,后来人们从“琴”字...
    魔韵阅读 3,321评论 0 0
  • 现金流量表 一家公司在经营事业时,收到和支出的所有现金明细,构成了现金流量表。 前面说过看财报一定要利润表、资产负...
    周晏嵘阅读 4,569评论 0 0
  • 有朋友给我命题作文“我们是不是把好朋友的标准定得太高了”,之前我并没有想过把“标准”这个词用在“好朋友”身上,大多...
    我是棒东东阅读 5,3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