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共读活动第一周已经结束,通过三节课程学习,我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概念,还了解了一些自己以前掉过的坑。
一、三分钟热度
每次决定做一件事情时总是不能很好的坚持,就比如想要早起看书,也设置了一系列的规则和奖励体系,但就是无法坚持下去,就这样陷入了行动几天--放弃—再行动—再放弃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二、低水平勤奋,光有想法没有行动
在刚毕业时,看到很多文章在写工作时不能放松,要投资自己,提升自己,其中最好的方法是读书。于是我就买了很多别人推荐的书,要么是读完了,有启发感没有行动,最后将启发感还给了作者;要么就是“杀书头”;在这种情况下,我以为是自己的方法出问题了,就报班学习,每次都是有启发感,但都随时间而淡忘,于是周而复始,以至于现在有很多课程只是报名参加,学几天就放弃。
三、内心没有形成秩序感
我做一件事总是只有头没有尾,偏偏还对很多事情感兴趣,每次都是下决心去做,做几天就放弃,比如要考证,书及课程都买了,起初的几天干劲十足,恨不得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完所有的知识,在新鲜感过去后,压力随之而来,再加上畏难的心理,于是自己安慰自己,放松一下再回去学习就行了,结果一放松就是好几天,等到再开始学的时候,感受到压力,又放松,最后邻近考试时,一看还有很多没有学习,只有放弃,决定明年再来。
四、对于读书的理解存在偏差
以前觉得读书就是从头读到尾,一字不差,分配给每一个章节的时间一样。认为读书就是获得知识,而成长就是比别人多懂一些。在周围人都在谈论成长时,我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比别人多读书,多获得知识,就会比别人厉害;通过网络看到自己与很多大神的差距,进而产生焦虑,于是紧紧抓住一切时间看书,获得知识,对于书中知识没有理解,终究会随着时间而淡忘。
五、不会主动思考,总是期待别人给答案
在面对一个问题时,总是希望别人能直接给我答案,而不会去思考。做事情总是凭借着直觉性思维去做,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知道自己思考的重要性,但又不会思考。
六、逻辑混乱,对于结构的获得能力比较弱
从小上最讨厌上语文课,尤其是上归纳大意之类的课,最害怕写作文。每次让我写作文或归纳段落大意(主旨)时,说不清楚,没有结构性。
七、效率低,容易拖延
可能是涉及到要思考、时间不够、畏难等问题,就想拖延,效率低下。就拿这次共读来说吧,我的标准是写反思,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写课后的反思,看到群里的小伙伴一个一个都发了反思,我瞬间觉得鸭梨山大,产生鸵鸟心态。现在我意识到这一点了,赶快把反思补上,追上伙伴们的脚步不落后。
以上七点就是我掉的坑,可能还有其他的,待理解力提升后再来分析。以前也有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好,但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直到听完永澄老师的讲解,我才明白原来是这样,我自己在读书上面追求贪多求快,很多东西没有理解就放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一度沾沾自喜,认为学到了很多知识,自己就会成长。其实不然,少就是多,慢就是快,我应该在关键之处慢下来,打通知识阻塞,日后才能变快。
那么接下来我要怎么做呢?
一、跟随永澄老师,不放弃,不放弃,不放弃。(重要事情说三遍!)
二、放下焦虑,慢慢来,把关键点掌握后再进行下一步。
三、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四、虽然我的速度比较慢,但是关键的事情,如反思、心得等事情一定要做到位。
五、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加快速度。
�mD���7���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