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灯泡,每天一亮,我是叶宜亮,记录今天学习的一点心得:《演讲的力量》的读书笔记。
演讲的重点是……讲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但令人惊奇的是,许多演讲者都没有做到这一点。的确,他们讲了很多,却没有留下观众能从中获益的任何东西。他可能对每个要点,甚至每个字句进行了斟酌,却并未在整体设计上下功夫。
每个演讲都应该有一条主线
既然你的目标是将某种神奇的思想植入观众的内心,那你可以将主线想象成一根结实的线或绳索,你可以在上面缀上你要建构的思想的所有碎片。
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演讲都只能有一个主题,只讲述一个故事,或者只朝一个方向行进而不能有任何偏离。绝非如此。这只是意味着你需要将所有的碎片都串联起来。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就是,试着理清你的主线,但不得超过15个单词,这15个单词必须概括主要内容。
演讲者就是导游
并不是所有的演讲都必须一开始就清晰地陈述其主线。我们会看到,还有许多其他方式来激发观众的兴趣,邀请他们加入你的旅行。当观众知道你要去的方向,他们就很容易跟随你的脚步前行。演讲者就是导游。如果想让观众跟随你的脚步,或许你首先要向他们明确你们要去的地方,然后,确保旅行当中的每一步都有助于你们到达目的地。主线就是这趟旅行的路线,明确的主线可以确保演讲中不出现观众无法理解的跳跃,从而让演讲者和观众在演讲结束时一起满意地到达目的地。
怎样才能找到主线
需要牢记,主线和主题并不是一回事。即使主题已非常明确,你也要认真思考主线的问题
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掌握观众的信息:
他们是谁?他们的知识水平如何?他们有怎样的期待?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过去的演讲者都讲了些什么?只有面对正确的受众,你才能把思想植入他们的内心。
寻找主线的最大障碍在于,每个演讲者一开始就声称:“我有太多的东西要讲,只是没有足够的时间。”
这样的话我们已经听得够多了。TED演讲的最长时间限度是18分钟。(为什么是18分钟?它足够短,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包括在线的观众;足够精确,应予以认真对待;但也足够长,可用来讲一些重要的问题。)而大多数演讲者习惯于发表长达30~4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演讲。所以,他们很难想象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内容讲得精彩。
因此,我们要承认,在有限的时间里发表一场精彩的演讲是要付出心血的。但有正确的方式,也有错误的方式,我们要区别对待。
错误方式:
凝练型演讲的错误方式是,涵盖所有你认为需要讲的内容,只要将其缩短即可。
然而,主线之上附加太多的概念是不可取的。当你匆匆忙忙用摘要的形式讲完多个主题时,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这些主题毫无穿透力。
你自己非常了解演讲内容的整个背景和语境,因此,你的发现与见解或许对你来说意义重大,但对那些对你的研究一无所知的观众来说,你的演讲很可能会显得抽象、枯燥或流于表面。
有一个简单的等式:内容庞杂=阐释不足。
若要演讲有趣,你必须用心做至少两件事情:
·说明它为什么重要。你想回答什么问题?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你想分享什么经验?
·用生活中的案例、故事和事实来支持你陈述的每个要点。
正确的方式
为了使演讲产生应有的效力,你必须把你要涵盖的一系列主题简化成一根紧密连接的线条——一根可以展开的主线。在某种意义上,你涵盖的主题越少,效果就会越好。成功演讲的秘密就在于所删减的内容。少即是多。
不论你的时间限度是2分钟、18分钟还是1小时,首要的前提是:你只能覆盖你能深入挖掘且足够有力的话题。此时,主线就派上用场了。通过确定主线,你会自动筛除你或许会讲的很多内容。主线意味着你首先需要确定一个能在有限时间内进行适当阐述的思想,然后搭建一个框架结构,从而使演讲中的每个元素都能与这个思想建立联系。
明天我们会接着讲,从主线到结构如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