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朋友圈发了条测试,结果不出意外,好吧,我是佛系妈妈。
和妮妮玩的时候,我有句口头禅“那有什么关系!”
零食要在饭后——那有什么关系
睡觉前不要蹦蹦跳跳容易兴奋——那有什么关系
瑜伽球要趴着玩,别站着——那有什么关系
今天洗淋浴,别洗澡盆,浪费水——那有什么关系
益力多要插吸管喝,不可以用牙咬开——那有什么关系
我的range真的很宽吗?
搞得现在,婆婆追在她后面喊“祖宗,你把拖鞋穿上,地上凉!”妮妮无比自然的怼一句“那有什么关系嘛”小样儿,用的还挺好!
尹大神在《好妈妈2》里三观和言语都犀利了很多。有读者问“孩子最近总要玩马桶怎么办”你以为大神会对孩子的这个行为分析内在的原因,探讨养育习惯,给出合理有效的抑制方法吗?对不起,大神却说几个字“刷干净,给她玩”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好爽!
同理可证,撕书怎么办,画在墙上怎么办,吃饭吃得乱七八糟怎么办,吃手怎么办,总要看爸爸小鸡鸡怎么办……瞬间有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你这是溺爱,孩子不教会养成坏习惯的”如果有这种声音出现,我也不准备在此argue。因为若要讲到尊重,界限,自由,篇幅太大,我太懒。看这篇文章的宝宝们,答应我你们不会有这个声音。
育儿的底线也是要有的,我同意。在哪里?我想大概就是不威胁人身安全,不影响公众秩序的前提下,让她最大限度的做自己吧。
你要玩火,what?
摸插座,NO!
亲子课堂上你就想尖叫,跑圈,sorry,咱们出去聊聊!
玩火你会受伤,家里会烧着
摸插座你会触电而死
课堂上不是只有我们,那样做会打扰到其他人。
孩子,这并不是妈妈说了算,也不是小孩就必须听妈妈的话的交易。这是妈妈的底线,原则,不容商量。(给你一个严肃脸)
妮这个年纪的娃,互动起来非常简单。
1.孩子正常陈述的话,就选择复述她说的话。”妈妈,云朵好漂亮啊””哦,你觉得云很漂亮”看似不用过脑的懒人方法但确让孩子获得了中立的关注。所以妮妮,妈妈有的时候真的在神游。
2.问你问题,别管你答不答的上来,先说”你觉得呢?”通常,她会讲出她的看法。别judge,因为我们也不一定对。open minded是说给我们大人听的。
3.这两点做到你看上去就真的很佛系了。”妈妈,我好喜欢玩这个啊””哦,宝宝很喜欢玩这个””妈妈,这个怎么打不开?””嗯,你觉得是为什么呢?”哇塞哇塞,配个珠子加个长袍,此时你就有佛光了啊!
另外,简书不用下载,也可以看到全部文章。宝宝们别跑去下简书了!省点内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