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栗子,夏日的西瓜,冬夜的火锅,春来的绿茶。人间但凡这四样风物不缺,年景都算不差。快乐如果来得代价太昂贵,求而不得,辗转反侧,往往并非此物只因天上少有人间无,而是追求者深陷泥潭不自知罢了。
当然鸡汤都是劝人,大力出奇迹,美梦无限好。但你只要有点生活小经验,就该明白,名利场中,业界良心少,小庙王八多。劳心劳力费钱装逼,收获往往花言巧语苦海无边。
茶也好,酒也罢,乃至所有可以挣大钱炒作的商品,自古以来从未断绝。越涨越追,越追越累。那些行走在各种高档社交场合,频频露面说教的大师、老司机们,有几个是高级货色?
当代酒圈,不进橡木桶的葡萄牙普通餐酒,零售价格高达700块,竟然还有知名专业人士站台;甚至不进桶的新西兰黑皮诺新酒,因为有各种大师集体加持,卖得比勃艮第2003年乐桦白头还贵时,这种当代生活的仙味,真是天高人为峰,行为艺术很值钱啊。
熟悉餐饮历史的学者当然知道,在他们鼓吹向往的等级森严的西欧贵族时代,落到蓬巴杜夫人、路易手里,这种行为足够他们蹲监狱喂老鼠的:普通农民和市民只能吃用大麦和黑麦做成的粗糙的黑面包,只有贵族们才能吃入口即化的白面包。更别说不进橡木桶的葡萄酒竟然妄想售价超过进桶陈年的优质葡萄酒,绝对算“道德堕落”了。
成本多少,溢价几何,什么等级的人吃什么等级的食物,这样的王法好。封建时代的道德价值观,朴实有真味。
所以要得到一瓶价格低廉的葡萄酒,还有什么办法比直接发酵装瓶更节省成本呢?而这类葡萄酒,只要选好葡萄原料,脱梗干净,一样可以做出口感上佳,酸涩味低,还带有特殊清香的优质红白葡萄酒。
不把妄眼的浮云撇开,何来明月照大江?
非橡木桶的葡萄酒哪家强,意大利酒美名扬。实际功用上讲,这类不进桶的“清香型”葡萄酒,本来就是搭配各种料理、肉食的不二之选。
你还记得“神之水滴”里配生蚝的CHABLIS吗?行家只会用廉价的不进桶CHABLIS,而那些昂贵的,Grand Cru等级的CHABLIS搭配起来不仅浪费,效果还差。还证明了卖家根本不懂餐酒配原理,远峰一青于是直接给了不合格的差评。
管杀管埋话讲明白,而10几年前新西兰酒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名声鹊起,乃是单价20美元都算贵货价廉物美的缘故!咋可能是品质能比得上勃艮第名庄?9成以上的黑皮诺、长相思,不进橡木桶成本低廉,鱼生下酒,越喝越有。畅饮完全不心疼嘛。
这类不需要陈年,短期(5年内)保存,葡萄选料略讲究,价格适中口感上佳的当然也是好酒,虽然要比橡木桶长期培育的旗舰款差一截,但只要价格实在就是所谓凡人有喜的“豆腐西施”。但酒商要把这类酒卖出高价,那可就成不折不扣的“妖艳贱货”了。
当然如果你确实对新西兰酒兴趣高昂,我劝你不妨同时比较下意大利酒。大多数意大利名酒厂都生产不进桶的葡萄酒,选料好过普通餐酒,作为酒厂高中低三档搭配的入门款。尤其那些以意大利原生态品种酿造的酒品,无不淡雅秀丽,酸甜适中,清香扑鼻,且价格往往只有当下热捧新西兰酒的2/3。
喝酒这种事呢,最重要是畅饮的时候很开心,醒来回想算账没有挨宰,老是吃别人的下面作冤大头就没什么意思了。
摸摸天花板,踩踩地板。爱酒之徒该知道贵酒水平高能高到哪里去,便宜酒烂能烂到什么程度。
之前骂过无数次的西班牙魔幻洗发水香槟,你要是大致了解MOSCATO的脾性,这类酸甜果味都不及格的“下脚料”怎么敢卖到小300?只要会选,最便宜的,像个样子的皮尔蒙特MOSCATO,都足以秒掉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西贝货。
而MOSCATO本身的品质高中低,你只需要记得一个词,“命好”就足够。所谓“命好”,就是爹妈(酒厂)越给力、环境越优秀的,酿出来的酒就越上佳。
整个皮尔蒙特,命最好的爹妈当然都是那些名庄巴罗洛、名庄芭芭蕾斯科大厂。最好的地在祂们手上嘛。所以毫无悬念,第一集团就在祂们中间产生:诸如巴罗洛发明者MDB,MARCHESI DIBAROLO,出品的ZAGARA(小橙花);巴罗洛新锐名家VIETTI的CASCINETTA VIETTI;芭芭蕾斯科、巴罗洛双料名厂MARCHESI DI GRESY的LA SERRA。
很多啊,就不一一点名了。这些要脸的皮尔蒙特大厂名家,做起低端酒其实也很靠谱,类似木桐搞“木桐嘉利”,拉菲整“拉菲传奇”这种糟心事儿,意大利人真是不屑干。
当然这些名厂的MOSCATO主要特征呢,就是甜度高,香气足,果味浓。有不少还是用老藤MOSCATO在做。比如VIETTI家那款,采用“疏植法”,每公顷只种植4500株葡萄树,还是35岁以上的树龄,做这么个20美元的畅饮酒,必须说是业界良心了。不过产量比较低,虽然不贵要买却难。
排在第二集团序列的呢,就是那些非名家,也生产MOSCATO的ASTI酒厂了,而这些恰好就是市场主流。主流是个啥意思呢?好的不少,烂的也多。
第一集团的名庄MOSCATO因为产量低的缘故,进入国内市场的极少。这给了不少品质接近的二流ASTI酒厂机会,最早红起来的“玛佳莲尼”就属于其中一员。
“玛佳莲尼”最早登陆中国市场时,压根儿没想过会跟拉菲一样火。从其定价走向就可以看出端倪:起步价不到200块,因为口感讨喜,迅速被初学者订购一空。酒商接连调价,200出头,二百五六,近300,300出头,直到最高峰时近三百五六销量减少,重新回到二百八十为止。
价贵至此,不能不说它确实挡住了第一集团入市的道路:比它贵一倍的高档MOSCATO该卖到什么价格呢?多费那精神不如直接上同档次其它品牌好了。
Soria、Ca’Bianca属于最近我试到过的这种“二流好酒”。品质跟“玛佳莲尼”相当,甚至更好,价格却亲民多了。口感上甚至跟第一集团的惊人一致,输只输在香气浓郁度上,略差一丁点,但不对比着喝基本分不出来。
以最贵的高档MOSCATO为标准,但凡跟它们不像的,比如酒色明显发黄,喝起来酸度明显的,无论它是否有ASTI字样,都属于低档货。MOSCATO的世界没有风格一说,这点请牢记。
第三集团自然属于皮尔蒙特大区的MOSCATO,价格最接地气的。话说酒标上不能印刷MOSCATO DI ASTI字样,怎么好意思卖贵价呢?
但不在核心产区,未必就不能出精品。上述第一集团、第二集团,能出好酒,不外乎选料仔细认真的缘故:树龄达不到,选料来弥补。
MARCHESI DIGRESY的LA SERRA,在美国卖得比老藤VIETTI还贵6美元,贵就贵在口感虽然大家持平,但香气上要超过VIETTI一筹。可想而知,就是筛选的标准更加苛刻。
皮尔蒙特大区里,也有这样的酒厂。最近试到的LUCA BOSIO正是这样的角色。
尽管价格低廉,但是酒标上有一行小字:VINEYARDS!这是一款单一种植园的MOSCATO。除了爹妈不在ASTI这一个小缺点,做工、色香味,真是不输普通水准的第二集团MOSCATO DI ASTI。距离“玛佳莲尼”这类大家熟知的二流佼佼者,仅仅一步之遥。性价比实在高得惊人。
对比品饮中,整体感受上,该有的特征全部具备。它只是喝起来不如“贵酒”那么坚实,稍微轻浮了一点。酒精度数并非我们熟悉的5.5度,低一点,4.5度,所以劲道不够。当然这一度之差,背后的故事可就不止这点了。
这一度就代表,它的原料葡萄果糖含量不够充足。保证了果糖残留量就保证不了酒精度数,两下权衡,牺牲发酵度吧。色香味与一流MOSCATO一致,表示这块地虽然不是ASTI的,但还是很有内容,具备生产一流酒品的能力。
LUCA BOSIO本身是皮尔蒙特的大厂,生产所有的皮尔蒙特酒品,含BAROLO、BARBARESCO、BARBERA等等。祂家也有MOSCATO DI ASTI,品质很标杆,但一款廉价的非ASTI能做到这个水平,令人心生敬佩。
MOSCATO的文章总算结篇了。对于一种最贵不过20多美元的葡萄酒,我想说,越是简单的葡萄酒,越是容易显现葡萄酒的秘密。试问有哪一种葡萄酒,不是因为选料、工艺才最终确定其品质呢?建立在品质的基础上,又因为商业参与的程度不同,而确定最终的价格呢?
最近老看到一些学酒的朋友成天拿个酸度、甜度表、色卡啥的在那儿打钩,感觉一副很科学的样子。真是活久见哪,一看就知道这是葡萄酒速成班的教学方法。我就琢磨,这学习农产品是不是得从身边常见的水果开始?各种复合口味的酸甜苦涩,形成统一的口感体验,再比较下便宜苹果跟贵的苹果在果味浓郁度上的差别,想想贵的道理,便宜的理由?
这基本逻辑理不清,那还不得整到瓶烂酒硬说是风格、产地啥啥的玄学上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