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可能有这样一个体验:
当你维持200个人以上的关系,你会感觉很吃力的,时间不够用的。但事实上我能够维持的人数更少,反正少到我不好意思去说的地步。
其实还有一个更难受的事实:这些你能够维持的朋友数量随着时间他们还在减少,过去我认为是时间不够,没有时间交新朋友,老朋友也没有时间去维持。
但是今天我又重新认识到还有另外一个事实:到了30岁左右有的人开始突然加速,向着新的方向驶去,把曾经的朋友抛在了后面。
每个人开始突然加速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我想实现财务自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
赚钱一定要快,要快到超越“第二宇宙速度”,不然你飞不出去。
这是笑来老师告诫我们的,因为你赚钱太慢,让你根本飞不起来的,也就是无法实现财务自由,因为生活中的“重力加速度”时刻困扰着,你只能待在只够温饱的环境,无法让你起飞。
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其实很多,主要包括:
无继承财产
债务与利息
欺骗与背叛
间或一定发生的灾难
税务与保险
必需品开支
有了它们你很难实现财富自由,只有赚钱速度快才能实现。也许有一个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你的朋友逐渐减少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你生活落后了,学习停止了,事业停滞了,赚钱的速度慢了,更可怕的是你就这样接受了现状。
讲了那么多让我们看一个例子,这是出自熊老师更新的文章中一个例子: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和弗兰兹曾经做过一个穿越30多年的研究,这两位科学家调查了一批5岁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式,并让他们进行了成就需要测量的测试。就是一大堆读图的题目,在这里不再举例。41岁的时候他们重新找到这些家庭,发现大多数成就需要高的人到了中年的时候,很多人的成就都比自己的父亲大,很多人都迈上了上一个阶层,而成就需求低的人,混得比自己老爹好的人要少得多。
更令人惊叹的是,成就需求高的人,他们收入都比低分同龄人要高。
两位科学家又回来看这些人5岁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填写的报告。
发现那种给孩子压力很大、让孩子遵守严格规则和苛刻培训的妈妈,养出来的孩子成就需求就高。
这就是成就压力,当你的父母从小对你期待很高、要求也很高的话,你会成就需求更高,以后就能挣得更多。
麦克莱兰和弗兰兹发现,5岁时经历过高压力的孩子,在1988年就比成就压力小的同龄人每年多挣1万美元(1988年的1万美元,很值钱)。
这个例子给我启发是什么呢?
就是结合“做大事指数”,心理学上也叫“成就需要”就可以得出成就需要高的人,野心勃勃、想成功,收入一般也比其他人要高。
当我们选择男女朋友的时候可以通过什么判断成大事人呢?
可以去和她/他去看一场电影,然后讨论他们来判断,当我看到这个方法时真是后背发凉啊!这我不知道,一点也不知道,一场电影有这么多学问。
顺便想要实践的同学提个醒:
看电影的时候好好看,别忙着在黑暗里乱摸!工作人员都看得见!那TMD都有红外摄像头!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成大事的潜力呢?具体可以通过:
1.是不是渴望成功的人;
2.是不是希望展示个人实力;
3.是不是想挣钱;
4.对成功的看法;
5.小时候是不是肩负着家长的期待,是不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
关于如何找到成大事的朋友?
我想从朋友说起,我不得不提我非常认可的概念,是什么呢?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有了这个概念以后我也开始了去寻找真正成大事的朋友,但却和你们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我的不同在于:
别人去寻找做大事的朋友,而我却把自己变成做大事的人,通过花精力和时间影响和我曾经一样的朋友,把做成事情到当作准则,慢慢把周围人变成都具有成大事的潜力。
就像查理·芒格所说:想要得到一个东西,就是把自己配得上它。
出处:
得到:精英日课
微信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