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收破烂家的小女孩”
为了方便讲述,就用第一人称吧。
小时候,我被人们起过各种绰号“点点”、“小米虫”、“鼻涕虫”等,其中一个是“收破烂儿家的小女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是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当我们慢慢长大,姊妹三个都要上学,靠种地,父母再也拿不出钱供养我们。父亲已年老,不愿再外出打工,干着那种随时会丧命的体力活。父亲曾在煤洞里干了八年,随时都有矿难发生。
自从亲眼目睹几天前还谈笑风生的同事丧生,父亲双腿打着哆嗦,辞职不干了:“我不想再拿生命冒险了。”
“你回来吧,总会有办法的,一家人平安就好,苦点儿也没什么。”母亲鼓励着。
有人说:“穷则思变。”父亲回到农村后,我们想了很多谋生的门道。
“开个书店吧,我们这里没有书店,我们还可以租书。”这是我从小的梦想,想让父母去实现,即使卖不出去,我就会有很多书看。
每次想到书店,我想到的都是希望,在贫瘠的土地上,如果能有一片知识的海洋,也算是一种奉献吧。可是父母想到的是风险,最终我的方案被否定了。
“去做生意吧。父亲到乡下去收辣椒,然后到县城去卖。”在乡下,农民卖的东西都很便宜,因为是自家种的,他们每年都愁卖不出去,有很多南瓜,红薯或萝卜直接烂到地里了,怪可惜的。只要有人来收,稍微有些价钱,他们都会卖。可是一旦有人进入了村庄,就要爬坡上坎,还有谁会来挣这些苦力钱。
我想乡下的辣椒很便宜,可以收成几块钱一斤,卖到十几块。“收辣椒的有很多家,万一乡下人宁愿卖给其他人也不愿卖给我们怎么办?”母亲还是很担心。
“我不喜欢和城里人打交道,他们太过精明。我又很粗心,万一他们缺斤少两,拿假钱给我怎么办?”还没有开始父亲就打退堂鼓了。
我记得父母给我讲过很多次收废品发家致富的故事,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呢?
“父亲,这些年很少有人来我们家收废品了,你可以尝试一下。”
“肯定不挣钱所以才放弃了呀。”父亲有一些害怕。
“反正这个没有成本,我们先去找好卖家。”
“这个方案可以,爸爸做事很踏实,也很有毅力,也不偷奸耍滑,只要坚持,一定可以。”
“关键是这门生计目前还没有竞争对手。”
在父亲没有收废品之前,我一直幻想着收购废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当父亲那叮当声一敲响,家家户户就会跑出很多双期待的眼睛,他们跑着去变卖家里各种废弃的物品。通常情况下,这些意外之财都属于小孩。几块十几块几十块拿到手里,孩子们想的是糖果,雪糕,冰淇淋或者三角粑,油糕。父亲走之后,孩子们又会把所有值钱的废品都堆到一个角落里。
可是自从父亲收了废品,我才看到了生活艰辛的一面。第一天,父亲只收了一点儿回来。父亲很愧疚:“一开始我走了十几家,不敢说话,一想着我还上过高中,如今沦落到这种地步,我怎么也开不了口。”
“这头开得好,第一次就收了这么多。”母亲摆出酒和肉为父亲庆祝,我们也鼓励着,原本担心父亲一天可能一无所获。
从此,父亲开始了他新的职业生涯。不管天晴还是下雨,父亲都要挨家挨户地去收废品,为了省钱,中午只吃两个月饼,因为长期吃干货不消化,还导致大便出血。
从此,父亲有了一个称呼叫做:“收破烂的”,而我就成了“收破烂儿家的小女孩儿。”在乡下,很多人都没有名字的,一般用职位和处事风格来给他们命名。比如:卖油糕的、卖毛线的、卖菜的、卖肉的、Kao麻糖的……
当人们待在家里都会流汗水的时候,父亲还是在路上。
有好心人搭讪着:“耍一下嘛,天气那么热,人着不住啊。”
“没办法呀,我也不想这样做。”父亲也很无奈。
“干劲儿怎么那么大?你这样辛苦为了啥呀?”
“供孩子上初中。”
“供孩子上高中。”
“供孩子上大学。”父亲总是乐呵呵的。
有很多人动了恻隐之心,一听到父亲说收破烂儿供孩子上学,就对父亲很好。有的攒着废品只等着父亲去,别人来收购就说没有;有的请父亲在家里吃饭,有的把所有的废品都送给父亲,曾经有一家人,送了父亲近300斤废品。
父亲也吃过很多苦头。有一次父亲走到一家人门口:“走开走开,你不要进来。”说着发出平常人家撵狗的声音。父亲说,别人那种戒备,好像他是要饭的。
还有一次,父亲走到一户人家,男主人问:“做什么的?”
“收废品的。”
“收破烂儿的呀,都收哪些破烂儿?”
“主要收破铜烂铁和书本。”
“孩子的作业本收不收?”
“当然收啊。”
“脸盆脚盆收不收?”
“也收,塑料的要便宜点。”
“锄头镰刀收不收?”
“旧电视,旧收音机收不收?”
“旧衣服收不收?”
接连问了很多,然后都说可惜自己家里没有。
“烂扫把收不收?”最后再来了一句。
在农村,只要提到扫把就是扫地出门。见这人百般刁难,虽然平时忍气吞声,这时也有力还击:“你有一百把我也敢收。”
父亲还遇到过很多奇葩的事儿,有时村里一下来了好几家卖废品的,来不及检查每个人的分类是否正确。有人在矿泉瓶里装水或者泥巴,有人在废品里夹杂一些不能卖的东西,有人趁父亲不注意偷偷拿走值钱的铜线。
还有一次,有人偷走了父亲锁在垃圾室里的废品。
“门被撬开了。”
“废品被人偷了。”
“十几天的功夫白费了。”
“失财免灾吧!”
“别让孩子们知道了。”
那是我听到的父母忧伤的对话,后来父母重新给垃圾租了一个房子,这个房东很善良,有时还帮父母搬运垃圾,母亲也经常拿些自家种的农家菜给他。
“收废品供孩子上学。”这个故事在各个村落广为流传,父亲帮我们实现了一个“发财梦”。在父亲收破烂那八年,我们可以吃肉,我们可以穿新衣服。可是有人眼红了。
有段时间,父亲有了竞争对手,有人开着车子来收废品。
别人都为父亲担忧:“有人来抢你的饭碗哟!”
“这是好事呢,这钱大家一起赚呀,他收他的,我收我的。”
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儿,父亲很乐观:“他开着车子,只能收公路两旁的。”
“他坚持不下去的,只能做一锤子买卖。他收的价格比市面上贵两三毛,自己也挣不了多少钱,也会引起其它同行的不满。”
果然如父亲所料,他收了几天就消失不见了。初来乍到的,虽然便宜,有些人不买他的账。还有人会说他:“你抢别人饭碗呀?以前那个收破烂的就挣点儿辛苦钱,你这用价格竞争,有点儿不厚道呀。”还有的人只等着父亲去收。
我和父亲一起收过废品。高中毕业那年,我想去做暑假工。
母亲说:“你到哪里去挣钱?就和你父亲一起去收废品吧,一天20块钱,这笔钱你可以随便花。”本来想坚持两个月的,我只坚持了十天。在这十天里,我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走了很多路。其中我听得最多的是:“你父亲供你们上学不容易呀,长大了要好好孝顺他们。”
“妈,我要上学。”拿着在汗水下挣来的二百块钱,不争气的我眼泪又上来了。
父亲用他的那个垃圾堆供养了我,可是小时候我不懂事儿,特别不喜欢他们那种光,每次父亲收到很多废品或者把废品变成了钱都会发出那种光。我不知道,那道光是变成财富和希望的东西呀。
我尤其不喜欢的是父母会在废品里寻找一些宝藏。
“这个锅是好的,卖了太可惜了。”
“这个电视还可以看。”
“这把刀还可以用。”
“卖掉,卖掉,统统都卖掉。父亲,你是收废品的,不是捡垃圾的。”每次见着父母发这种光,我们姊妹三个都要阻止。
只有一次父亲给我说宝藏的时候我没有生气。“爸爸,这个老师卖了这么多书呀?我找到了几本自己喜欢的。”
为尊严而战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我一直奉劝父亲,如今年龄大了,不要和别人再争高下。他身体好,心情好,就是我们儿女最大的福气。
可是父亲一直很倔强,他认定的事儿一定要去做。就像他当清洁工的时候,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了个班长。别人当班长只管发号施令,他当班长自己做得最多,还为工人争得了一次加薪的机会。有年过年住户给父亲包了200元的红包:“你为我们小区做了贡献,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把地打扫得那么干净。”我想这是父亲得到的最大的奖赏,因为父亲,我对所有的职业都多了一份敬畏,每个人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卑微。
父亲到了我们身边,刚工作那会儿,谨记我们的忠告,不捡废品。
不过偶尔会抱怨:“我扫地的时候,顺便就把值钱的东西装一个口袋,这有什么丢人的?我们一起工作的其他人都这样做的,细水长流,每天捡一点,一月下来也不少呢。”
“爸,不去挣那点辛苦钱,你挣一个月,我们一天就挣回来了。”
有一天回家,看见一个角落摆着纸箱子和油桶,我不禁问道:“妈,垃圾怎么放到这里?我把它拿去扔了哟!”
“扔出去吧,我们忘拿了。”母亲说。
可是有一天我看书的时候偷偷听到父母在吵架。
母亲抱怨着:“叫你不捡垃圾你偏要捡,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梦的性格。”
“我能挣一点钱,也可以为家里减轻点负担,以后不让她发现就好了。”父亲说。
“喊你先把垃圾拿下去你不听,怎么老了还是那么倔强?”
我这时才知道,父亲一直在瞒着我捡垃圾,还尝到了挣钱的甜头,不满足于上班的时候顺便收废品,还会像扫街一样到每个楼道去捡,主要捡那些别人扔到垃圾桶外面的纸板。
让我气愤的是,有时父亲到晚上十一二点还要溜出去捡废品,为了挣那点小钱,有几次还给人吵起来了。
故事是这样的,父亲认为:“我就住在这一栋楼,没事的时候我去楼道里看一看,用自己的双手挣点小钱,那是理所应当的。”
另一个人认为:“你是班长,你挣的钱比我们多,你的孩子也在你身边,可以给你钱花。可是我年龄大了,我的儿女也不孝顺我,我不去劳动就没有收入,你不该和我抢。”
其实我很喜欢那家人,两口子做事也很踏实,每天把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一次他们吵架,我还劝和过,后来见着那位大姐,还是热情的打着招呼。可是听母亲说,父亲和那家男的,差点打起来了。父亲说:“我不是捡垃圾,我是要回那份尊严,我就想告诉他谁都可以做这件事儿。”
“爸,不要捡了,他家庭很困难,你就让他吧!”
“爸,不要捡垃圾了。这么多年来,我以为我已经忘记了,我以为自己伪装得很好,我以为我已经彻底摆脱了贫穷,不再去想温饱而是该思考怎样生活得美好。我以为我已经和别人一样是一个城里人了,不用去乞讨而应该去布施,我应该努力去做一个体面而有尊严的人了。可是你每捡一次垃圾回来,都像在往我伤口上撒盐,都像让我回到了那些苦难的日子,都提醒着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你们更好的生活。”我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原来我一生要摆脱的困境,随时都在侵扰着我。
“爸,捡垃圾一个月多少钱?我都给你,我不想你们再受苦了。”
“你爸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就想多挣点儿钱,减轻你们的负担。”
爸差点和人打起来了,这是最重要的。不过从那以后,父亲听从了我们的劝告,没有再捡垃圾了。
后来我曾经在楼道里,见到一些捡垃圾的,主动对我说:“我在农村勤劳惯了,在城里来还不习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自己辛苦一点,贴补点家用。”
“这样挺好呀,很佩服阿姨,挺为儿女着想的,这么大年龄了,还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对待别人,我可以这样心平气和。
听到对话,我惊呆了
“爸,搬了新家之后,你不要再捡垃圾了,家里的废品每次扔掉就行了,”我恳求着。我一直觉得,一个几十平米的商品房,放一些不值钱的瓶瓶罐罐,这样挣钱太辛苦了。
前几天,我收拾屋子,看见家里又堆了一些纸箱和油壶,因为疫情期间总是网购,多了很多包装箱。我没有生气,只是默默地把它们挪了一个位置。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没有看到父亲,我还在后悔是不是早上说一件事儿的时候语气重了一点。
过了一会儿,听见儿子和父亲在说话:“外公,卖了多少钱?”
“18块8。”
“外公,我们一人一半。”
“外公给你的,再添点儿可以买本书了,孙子呀,你要好好读书哟。”
“谢谢外公。”
那一刻,我的眼泪又上来了。
有些事,注定一辈子无法摆脱,学会坦然面对,我是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那个女孩,原来我们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文/何婉仪
20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