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白因见识不足未被重用,从古今经验来看,至少有十二种方法可以改变。
一、学孔子。广收门徒开书院,立学派育人才。耐心经营二十年,自可一飞冲天。借众弟子之势,大事可为。大兴教化,下则有利于家,上则有利于国。
二、学孔明。学孔明未出山前之时,一边耕种于山野,一边勤读古人书。静心长学问,偶尔现才干,名高才厚自有荐者。
三、学神农。李白曾在山中耕种数年,苟能专心农学,育良种通水利。安心数年积建树,成则天下以为祥瑞。古代农为国本,最能名动天下,大利社稷人心,自可立功当大官。
四、创道术。李白学过道,道术之本在求长生,与医术相通。苟能学通本质,创下长寿之法,大大延长天下人寿命,则天下大可去得,帝王迎若上宾。
五、改火药。唐时已有火药,道士炼丹之用。若能改良,则有大用。火药无论用于野战还是守城,都有大用。自可凭军功,得官位。
六、制海图。唐时已有海外贸易,若乘船前往海外各国各岛,制海图献上,可得官。玄宗时土地兼并,天下逃民多多,若引民向海外可开大航海,太白可开天下先,为一代名臣。
七、天下策。耐心观天下之弊,如府兵废、藩镇兴、税当改,于书中写出改善之法,一者动时世二可传后世。世之怀才不遇者,多乏救时之术,若有良方早已发达矣。
八、多发明。盛唐之时人口渐多而土地渐少,危机已现。如何省人力而尽物力,多多发明自能风行天下,得大名大利,谋官则易。
九、开商社。李白本是商人之家,继家业可以发扬光大。若深研陶朱之术,富甲天下之时,自可谋大官。
十、开学社。李白诗词惊世人,在辞章上也下过苦功。开学社以广教人,自可得友多多,天下人才多知。
十一、平财政。玄宗时唐已有严重的逃税问题,加上玄宗好享受花费巨大,朝延有巨大的财政问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可以当相国。李林甫、杨国忠之所以上位,正是因为善于找钱。太白若多读管仲书,行工商之政,平了财政开支,当相国十分容易。
十二、大变法。玄宗时天下弊政已现,到肃宗时已多次变法整顿。土地兼并、逃户少税、边镇不驯、民贫国困、权贵无能。太白若学识过人,自可徐图变法,先富民后强兵,自可如意济天下。
知识若精,变化无穷。天下倒悬,一方可治。
无论是盛唐天下还是乱世危机,大问题就是大机会。学问精深知本源者,有的是方法来改变一切。难的是学问不足,则处处难行。
太白一生坎坷,难在学问未彻,不足以出将入相,故步步见艰难。
苟一心向学图精深,在前人基础上再进一步,则可大有建树,人生抱负可图。
莫叹怀才无奇遇,学识深深路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