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曾这样给酸甜苦辣定义:酸,是一种奇妙的味道,酸味物质解离出来的氢离子,在口腔中撩拨我们的味蕾,这种味觉就是酸。甜:人类最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满足、愉悦和幸福的;苦,苦味的味蕾在舌根部,虽然藏得够深却异常敏感。中国人善于吃苦,是因为苦味的背后蕴藏着更丰富的味觉感受。辣:有一种味觉独树一帜,它的出现,会令唇舌间数十万的神经末梢开始刺激大脑,令舌尖味蕾如烈火灼热、狂野。一学期工作结束了,要说感受,可谓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在心头啊!
苦
说到苦,应该是工作中的忙碌和付出。其实作为每一个经发人,谁不都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这一年来,每一位老师不仅有敢于吃苦的狠心,而且在也在感受苦味背后带来收获的幸福。
今年延续去年的面谈制度,六年级第一学期,我们的各项工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所以从上学期开始,就着手开始训练学生的面试能力,每周三、周五下午的七八节课,由正副班主任轮流对学生进行面谈训练。从试题准备、到方法技巧的提升,到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而且常利用班后时间进行总结交流。学生也从最初的无从说起,到能说一两句,到最后侃侃而谈,这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酸
今年的摇号、面试和毕业考试也是安排的前无古人,希望也后无来者了。先是经历了6月3号的摇号,摇上号的,欣喜若狂,没摇上号的垂头丧气。我们第一时间到教室对学生进行安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摇上号的同学只是先一步到达终点,我们不羡慕,随后就到。摇号的风波暂时过去,面试的硝烟又起。面谈之前,我们尽自己最大能力和家长沟通,尽管这样,还是有优秀学生遭遇滑铁卢,当我们为之惋惜的时候,也想着如何安抚受伤的心灵。我告诉孩子们:把磨难当成磨练,你现在所受的苦,必将照亮未来的路。就这样,让面谈失利的孩子重新鼓起学习的勇气,携手相邀,三年后高中再见。
这种感觉带给老师的酸楚在心中难以散去。最让人感到心酸的是家长的不理解,考上理想初中的家长送锦旗、送鲜花,送赞誉,没有考上初中的孩子家长,开始对老师恶语相向,此时,什么辩解都是苍白的,唯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一片真心,明月可见,借用王昌龄的诗句“经发家人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辣
说到辣,这种滋味来自于家长。闲暇之余,老师们都在说,学生变了,不像以往那么好教了。究其根本,其实是我们家长的育儿观念有所改变,而我们老师还在墨守成规,用以往的经验对待新生的事物。家长现在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快乐成长,而我们老师更多的是在乎孩子的表现和成绩,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需求,多多和家长沟通,不要用自己认为的爱的方式去对待学生,“爱非强求,发乎关切。”
“辣”的刺激,还来自于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记得这学期的篮球赛,我们年级的活动搞得热火朝天。也让我们看到了赛场上孩子们的风采。在一场比赛中,一个初次上场的男孩子,在看见篮球从高空往下坠落那一刻,双手抱头、双眼紧闭,班主任老师大喊一声,你怎么不往上冲?孩子给了老师神一般的回答:你能行!你上!短短的五个字,让我们办公室老师笑得前仰后合,笑过之后,又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五个字不但体现了孩子强大的心理,更是对老师的要求,能行?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真的是要全能,能在课堂上眉飞色舞,能在赛场上一显身手,能解决班级大大小小的问题,能和形形色色的家长打交道,你要无所不能,你才能神一般存在与孩子的心理。
甜
五味杂陈过后,我们一定品尝到甜了,不然,我们也不会在教师的岗位上孜孜以求了。送走的一届又一届学生,看着他们成人成才,这种职业满足感是任何行业都不能代替的。三跳比赛中,孩子们高超的技艺、国庆节的武术方阵表演,整齐划一,英语的迎新嘉年华,让孩子们又有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毕业典礼上,孩子们能歌善舞,面试训练中的侃侃而谈,英语大赛的累累硕果,无不渗透着孩子们六年来的努力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是对学校和老师最好的报答。
一面面锦旗、一束束鲜花、一句句感谢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甜蜜,此时此刻之前的酸、辣、苦的滋味已荡然无存,全部汇入这甜蜜温馨的时刻。感谢孩子们,因为你们的成长,让老师感受到了无比的甜蜜和幸福,因为你们的优秀,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无上荣光。
又是一届学生迈出了经开第一学校的大门,留给我们思考东西太多太多,如何以更佳的状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唯报有献身教育的理想,追求卓越的信念,不忘初心的前行,方显英雄本色!
《舌尖上的中国》曾说:“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历史。”我将这各种滋味都化成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教书的路上且笑且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