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同个人成长是同理的,不要太盯住短期的得失,要坚持长远的目标。充分利用时间的力量,积少成多。
这个世界最终是属于那些乐观的人的。
市场的波动是市场发展的动力,好的因素促进市场的上涨,坏的因素通过下跌来消耗。一涨一跌让市场更健康,是发展动力,来回转化的过程。反者道之动吗。
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成功的投资绝对是来自投资之外。就像你想挣钱你绝不能满脑子就只想钱一样,钱也是在钱之外的。这也就是我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看历史、哲学方面的书。只在投资、经济、金融这些方面去研究挣钱是不容易挣到钱的。就是暂时挣到了一些钱,你也大概率不能长久的拥有他们。应该在一个更大的维度去寻找做事的规则,不要把眼盯在钱上,你关注的应该是如何的创造价值,钱只是你创造价值的副产品。一切的行为都要符合一个道,在规则下行事,取得规则赋予你的相应结果。短期的逆势而为所取得的成功都是用巨大风险换回来的,不可长久。
把眼光放长远,什么事都有他必要的时间周期,必要的时间本就是成功的一部分,你是无法把他同时间剥离开的。就算你通过手段取得成功,那么未经必要时间取得的成功也将是不完整的,是带有缺陷的。
做人、做事总是要有个整体思维的。短期的术要在长期的道的指引下发挥作用。不能只关注于术层面的东西而不在乎道。只有符合大道,你所做的事情才能长久的存在,创造价值。
时间就是正确做事人的朋友,只在意术,不关心道,他的成就必不能长久。做符合道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顺,这是时间附加给他的复利效应。用雕虫小技取得成就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功亏一篑。
这可能就是我这几天看《邓小平传》和《资治通鉴》的感受吧。人还是要有些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不要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还是应该把自己放入历史这个大的维度去思考问题。思考我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诸子百家为什么只有儒道最有影响。鬼谷子、法家等的影响为什么相对小的多。苏秦与张仪的纵横捭阖和法家的东西,归根结底都只是术层面的东西。根本无法跟儒道的道的层面的东西比,从来就没在一个层次上。这又让我想起了《基业长青》这本书,一家企业要想基业长青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短期的各种技巧可以让公司快速发展、赚很多钱,但要想长存都还是要有自己的一种符合道义的使命的。只有精神的东西才能长久的传承,保持一个公司或国家的凝聚力。一个共同的使命,一种共同的追求可以长久的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做一件同样的事情。人的物质欲望是容易满足和容易因环境改变而改变的。只有精神上的追求才是可以长久不变的。精神可以提供更长久的稳定性。
道与术同样重要,道关注的是长远,术解决的是眼前的问题。一个是方向一个是动力,一个是脑袋一个是腿,缺一不可。我这是又在否定自己了。如果我认为道比术重要,那么我就又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具体需要什么是要看你正处在什么阶段,解决具体问题就需要术,而确定大方向就需要道。你说不出哪个重要,因为都重要,只是需要的时间段不同。
通过这次思考,我又完善了一些自己对道与术的认知。越是普适的规则越可以长久的存在,术对环境的适应性差,环境变了,术就失效了。道却是可以更长久的存在的,因为总有一些规则是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的。
再说一点对市场的看法,一涨一跌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在消耗市场中的错误。下跌是在让犯错的人付出代价,也是在给正确做事的人以机会。让犯错的人为错误进行买单,消化掉错误的影响。让不适应环境的存在淘汰,腾出空间给适应环境的存在。一涨一跌间可以让市场更健康的发展。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进步其实也可看为是一个轮回的过程,周而复始。所有适应发展的存在就好像是发展的动力,不适应发展的就是被耗尽动力的残渣。每一个被淘汰的以前也都曾是动力来源,当他的能量被耗尽就需要淘汰了,换上新的动力。为了不让自己被淘汰,你就需要让自己与时俱进,让自己始终都充满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