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论语·雍也》
宰我问道:“一个有仁心的人,虽然他人这么说‘井里有仁’,他也会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么做?真君子就会相信对方去看一下,但不会把自己陷入困境;可被欺骗,但是自己绝不迷糊。”
如果为了想要得到仁而失去了生命,这样的得到还有价值吗?所以孔子也不主张这种愚蠢的,自杀式的仁义。有人骗我说井里有仁,那我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我不会在自己明知道跳下去就死掉了的情况下,还不做任何准备地往下跳,这就变成了愚蠢,糊涂。
我不去,就会变成不信任对方,是我内心中对待他人的不真诚。我去了不知道他是骗我的,然后就往井里跳下去了,那我就是糊涂,洞察力不够。不过我知道了也不揭穿,那就是难得糊涂,叫做装傻。所以孔子说的君子可以被欺骗但是他不会不知道情况,只是不想和小人太过计较罢了。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以读书为列,有人给我推荐一本好书,我不读就是我的不对,我读了读不出门道就是我自己洞察力不够。我读了以后发现书中确实没有我想要的,但是我收获了另外的知识,那就是洞察到了,不算糊涂。作为管理者也是如此,有人说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们是不是真的知道背后的情况?做业务的每天都在外面跑,作为一个有仁德的管理者,就是可以被欺骗,但是他不糊涂,马上就能洞察到事情背后的情况。这就是这篇故事讲的,你可以骗我一时,但我不是一直糊涂,我更不会被人陷害而失去生命,我到井边一看就有究竟了,只是我不责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