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包括干部的政绩为谁,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认识,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首先要解决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是为自己而追求政绩,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创造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问题。而为了老百姓的福祉而创造政绩,与为了自己的功名或为升官积攒资本而创造政绩,其结果往往是不同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只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才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才能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多“办”实事的意识。解民忧、纾民困,基层党组织要坚持群众反馈的问题导向,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抓起,从最基本的民生小事抓起,精准定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大方向,坚持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发力,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多开展党员干部志愿服务事项,提倡在服务中戴党员徽章、亮党员身份、当先锋模范,让志愿服务走在前、作表率。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领导干部居其位,就应尽其责,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好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少搞那套“跑来要去”的龌龊小动作。“成绩自己会说话”,群众发自内心的一个点赞远比千百次天花乱坠的自我标榜更具说服力。只有实实在在为民办事,才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