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9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一
春去冬来,人生的年轮在不断的增长,很多的事情,明明我们注重一下细节就能挽回损失,不会造成遗憾,然而,偏偏这些细节却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忽略的——有些遗憾的发生,就是为了让我们长大长记性。
我出生在一个沿海小渔村,小时候,我家姐弟三人,因为妈妈身体不好,所以作为老大的我,跟老二老三相差了四五岁。在四岁之前的我一直独宠,那个时候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家里的大人们都会给到我他们力所能及最好的。奶奶是个农民,文化也不高,道理懂得也不多,她只知道不下田就会没饭吃,所以,她一年到头都在田里劳作,当然,有时候也会带上我,不过机会不多就是了。
路口那里有棵大树,在我爸有记忆的时候就存在了,好像没人知道它是怎么长在那里的。每到夏天的晚上,奶奶下田回来,洗了澡吃了晚饭,就喜欢拿个蒲扇带上我在路口树下的那个小卖部里纳凉看电视,那会彩电还没普及,看的都是黑白电视,她不喜欢看港产片,喜欢跟一堆跟她年纪差不多的老人家看粤剧,顺便聊一下家长里短,小小的我听着觉得很枯燥,很乏味,但是她们却是聊得热火朝天的。
在我印象中,奶奶身体一直很好,几乎没怎么生病,每当我们淘气干坏事,她骂我们的时候中气也是十足的。尽管别人的奶奶都是慈祥的,但是我跟老二老三一致认为,我们的奶奶跟慈祥好像没有半毛钱关系。
二
小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每逢节日,我们家里都是一家七口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为此,九岁便开始负责洗碗的我每次都忍不住要抱怨,“碗怎么那么多。”
每次听到我这么说,老妈总是忍不住呵斥我,“不要乱说话。”
那时候,我并不了解老妈为什么这么生气,后来到老二九岁,跟我轮流洗碗,我的抱怨才少了。
老二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出生以后就在外婆家寄养,直到四岁上幼儿班才回到爸妈的身边,可能因为她从小不在爸妈身边养着的原因,爸妈对老二总是关心多一些,相较于父母的热切,我跟老三就有点意兴阑珊。
当时的我认为,老二的出现把爸妈的爱分薄了,所以我不想理她,而老三是觉得爸妈偏心在老二身上,也不大愿意搭理她,因此,我跟老三的感情,远远比跟老二来得亲厚,但是她却毫不在乎,有好吃的好玩的,总会想到我跟老三。
也许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是因为血浓于水,也许是因为老三是男孩子,开始越来越调皮,我跟老三开始没了话题,总之,在我上初中以后,对老二的敌意就慢慢减弱变成了接纳。尤其是在我上了高中以后,回家少了,看到爸妈赚钱辛苦,老二懂事的把我的那份家务也给爸妈分担了。
有时候,周末回家,她也会跟我说说话,无非就是她成绩不好,担心考不到高中。每次她这么说,我心里就会有盘算——这样一来,哪怕我要出去闯一下,有老二跟老三陪在爸妈身边,我也放心很多。
于是,我对老二更好了。原本以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的想的那样发展——老二读完初中了就上个职中或者出来在家附近打工,我努力考个好的大学,到时候回来帮她一把。
但是,老天可能觉得我这样的想法太自私了。
18岁那一年,我读高三,距离高考还有两周,那一天的晚自习,天特别闷热,整个人心里头似乎压着一块大石头,忽然抽痛了一下。一种不详的预感,让我红了眼眶。
同桌发现了我的异样,关切的看了过来,“你怎么了,嘴唇都白了。”
“没事,就是有点胃疼,可能熬夜多了。”
那一天,我照常去了晚后修,一直到十一点半才回宿舍,心里的不安更加浓烈,整夜都是那种像喘不过气的感觉,心里不由得有点担心——奶奶自从在我初中生病了一场以后,身体就一直不大好,会不会是奶奶出事了?
第二天早自习,我爸来了,心里的感觉更不安了。
“老二去了。”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一下子愣了——老二才14呀,下学期就上初三了。我还记得,前天晚上回学校之前,她还送了我一个“七仔”——
“大姐,你要加油,考个好的学校,读完书在外面闯一闯,做个女强人。”
看到她稚气未退的小脸上,满是坚定,我忍不住笑了,“那你呢,下学期就初三了,初三毕业了你还未满16岁,打工太小了,还是继续读上去吧。”说实在的,我还是有点担心她真的出来打工了,那么小,家里再穷也不至于让她未成年就出来打工。
“我知道,我觉得隔壁镇的中职不错,所以,我打算看看能不能考到那里。”她有点尴尬的干笑了两下,挠了挠后脑勺。
她不喜欢读书我是知道,所以我没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初三到了下学期,也是复习的比较多,”我想了一下,补充了一句,“如果初一初二的课程不懂,你可以问问老三。”
“我知道了。”她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似乎因为还需要弟弟的照顾而窘迫。
她的笑还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轻易的没了。
到了医院,老二的遗体就躺在了太平间,妈妈坐在门口号啕大哭,在看到我的那一刻,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下子抱住了我,“老大,我的心好痛,好像被切下来了一块肉那么痛。”
抱着老妈,我看到了坐在老妈身边红着眼眶的老三,他盯着老二所在的方向一直在喃喃自责,“早知道,以前就对她好一点,我总以为会有机会,结果已经没机会了。”
耳边哭声不断,但是我的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老二对我的好,那一刻,我跟老三一样,后悔了,后悔没有好好对老二,原本的我们,都以为,人的一生很长,但是,有的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年或者十几年。
三
老二走了以后,家里吃饭的碗少了一个,妈妈生病了,妈妈生病的那段日子,感觉整个家庭都是灰蒙蒙的。不管她吃什么,她只会说一句话,“我不想吃,都是苦的,苦到心里了。”
奶奶的头发一下子全白了,老二离开的打击,让她看起来像一下子老了十岁,这时的她,终于有点像以前的别人奶奶看起来的“慈祥”,但是,我真的很不喜欢这样的“慈祥”。
家里的大小事务,落在了爷爷跟爸爸的头上,连一向贪玩的老三,也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多了些许沉稳。我的高考,因为老二离开的打击,考砸了,连个三本都没能考上,爸妈想让我回去复读,但是我觉得意义已经不大了,跟我约定好的人不在了,那就由我自己履行这个约定好了。
最终,我选择了省内的高职,原因无他,就是离家近。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我也不想跑太远。20岁那一年,我终于出来实习了,那一年家里刚建了房子,欠下了债务,所以,在别人都选择了对口专业的工作时,我选择了做销售,因为听同学说,做销售是所有工作中赚钱最快的。那会儿年轻,心头有一股冲劲,一心就想帮着家里把债务还清。
找到的新工作,离家一百多公里,是一份门店销售,但是一个月下来底薪加提成也五六千,对于一个高职刚出来实习的小姑娘来说,已经是很高的工资了。在同学们焦头烂额要家里打生活费的时候,我已经能经济独立并且每个月拿三四千回家,尽管钱不多,但是也是我对家里的一份绵薄之力。
每次出门之前,妈妈总是叮嘱我,“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你出门前不管再着急,也要叫奶奶一声,告诉她你去上班了。”
“知道了。”每次出门火急火燎的我,虽然着急,但从不敢忽略妈妈的话。
每次到爷爷奶奶家,看到奶奶坐在门口跟我打招呼,心里总是一份莫名的踏实——家里老人还在的感觉,真好。
11年的农历腊月十八,我一如往常上班出门前去到奶奶家,发现以往坐在门口的奶奶,今天没坐在门口,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幸好,我在里屋找到了正在盖着被子熟睡的她。
也许是不想吵醒她,也许是出于惰性跟侥幸,所以,心里冒出了一个“之前每次叫了,每次回来奶奶依然也是老样子,要不这次就少叫一次吧”的想法没有叫她。而就因为这样的一次偷懒,造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
因为那一周店里刚好年前活动,人手不够,我顶了三个班,就没有休息回家了。年初二那天下班,归心似箭的我直奔家里,家中一片愁云惨雾——短短两周,奶奶已经一病不起了,连人都认不出来。
我难以置信的走到她的床边,床边立着一个氧气瓶,床上的老人眼眶深陷,鼻子插着吸氧管,整个人比之前瘦了一大圈,似乎就瘦的只剩下骨头了,我握着她的手,手上冰凉的感觉让我忍不住哭着轻轻的把她推醒,叫了一声,“奶奶。”
奶奶的艰难的把眼皮撑开,鼻子卡着吸氧管,虚弱的回了一声,“不要叫我。”然后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她现在谁都认不得,在医院的时候就一直要回家,可能也就是最近的事情了。”爸爸走到我的身边,两周没见,他看起来很憔悴。姑姑姑妈们也回来了,她们的眼睛都是又红又肿,神色之间,都是掩盖不住的疲惫。
那天,我跟姑姑姑妈们守了奶奶一夜,年初三那天晚上,因为店里人手不够,电话请假批不了,我又匆匆忙忙的留下了门店的座机赶着回去上班。出门前,奶奶要叫好多次才有一点点反应了,趁着她的眼睛睁开了一点点的时候,我又叫了她一次。只希望,我留的座机号码不要被爸爸他们拨通,奶奶能再熬几天,熬到我下次休息。
回去上班以后,我跟店长说一下家里的情况,店长跟区域经理申请,安排了人过来顶我一段时间,批了初六开始我可以请假小半个月,直到办完奶奶的事情。
年初五那天,我在店里值班,就在归心似箭的我一直叨念着没消息就是好消息的时候,座机响了,同事接了以后把电话递给了我,电话那头,爸爸只是轻声说了一句,“奶奶去了。”
电话这头的我,脑子里“哄”的一下炸开了,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我是怎么离开店里的,连工服都没来得及换下来,拎着零钱包,顶着一个被眼泪洗涮的一塌糊涂的职业妆容,踩着高跟鞋跌跌撞撞的往车站赶去。
在回家的路上,想到过去的种种,我的眼泪没止住过——多想回到那一天出门前,把她就叫醒,对她甜甜的笑一个,再说一声“我去上班了。”要是当初我叫醒奶奶,在她认出我的时候再叫她一声,会不会就没有这种遗憾?要是我多回家几次看看她,我的心会不会就没那么痛?——原来有些事情错过了就真的是错过了。
如今八年过去了,我跟老三都有了各自的小家庭,饭桌上,五个碗变成了九个碗,但是,意义却是不一样了。经历了几次的生命无常,如今我只想把每一天都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活在当下,珍惜眼前。
--The end--
作者:一捧流年
本文系乡野故事实验室独家约稿,并享有独家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