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睡到中午才起的床,在近十年的交易生涯里,尤其是在有交易的日子里,这么晚起床,可能一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早上其实是有早起的,七点半左右起的床,伺候彧少爷去上学,八点左右回的家,倒下,中间醒了无数次,也试图爬起来,最终没有成功,仍是再度倒下。说身体有什么不适吗,似乎也没有,但是总感觉昏昏沉沉,一直没有真正清醒过。最后一次醒来,看到手机里已经过了十一点,心一惊,这才完全清醒,于是爬起来,走出客厅。
走到工作枱前,打开电脑,看一眼市场,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周末因为各种战火纷飞,加上周五美盘大跌,所以整个的中文财经世界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以及一种等待迎接暴击的决绝,但是中午一看,我A市场似乎倒也依旧平和温吞。周末自媒体里的各种大聪明都在预期什么核污染处理、军工、黄金、石油之类的板块要崛起,但是看今天的主力资金流向,跟那些大聪明的想法似乎并不一致,主力资金竟然往TMT和证券、银行、房地产之类的板块流动,反而国防军工、贵金属和石油石化等流出靠前——所以,是不是应该要远离带节奏的自媒体,他们已经隐隐有种反向指标的味道了。
处理一下停滞了一早上的工作,倒了一杯昨天晚上冷萃的铁观音,又泡了一杯热茶,然后开始给龟缸换水,昨天晚上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怪异的味源,在龟缸区域感觉有点异味,所以今天一口气,给它换了大概三分之二的水量,但愿这几个小龟孙能平安,最近因为天气热,它们吃得也多长得也快,几乎都是肉眼可见地长大,并且它们已经比较习惯缸里的环境了,也是肉眼可见地放松,现在我走过去,它们都会拼命地往前挤,全部都游到我眼前来讨食。给它们喂食,又换了水,然后又回到工作枱前来。
前几天,大概中午时分,我的日更几乎都已经写完了,今天,仍未开始。
前几天,写冷萃茶竟然能写出一个系列来,确实是没想到。我甚至感觉,家里的藏茶仍有许多,所以一道一道往下泡,这个冷萃系列似乎可以一直往下写,一边写冷萃,也权当是这许多玩茶泡茶的一些小心得小总结,但是写到第五篇,我其实觉得有点疲惫了。有时候想想,当年从事茶业时,身边有几百款几千款茶,我都没有这般积极地写茶;如今已经离开茶业许多年,反而会想着写写这种带着回忆性质的文字,是不是真的老了,所以开始不停地开始回忆早年的青葱岁月。
看着那几篇成系列的是《冷萃》,或者那几篇也渐成系列的《开汤》,甚至之前已经写完的《安溪》系列或者《闽游》系列,如我那般书写,写茶不够专业,写游记不够专业,写地方不够专业——任何专业性上的东西,其实都是不够的,所以什么样的受众会喜欢读那样的文字呢——也许跟我一样,仅仅只是喜欢但是仍未了解到深处,并且喜欢听我扯淡的小伙伴。又或者,其实写那样的文字,仅仅只是我对自己的一个交待罢了,我甚至没有想过,那些文字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受众。
前阵子看过一个网红在分析该领域的另一位顶流,面对什么样的受众,每天在哪个时间更新,写什么样的文风,几乎寸寸是法,每一个细节上的拿捏,几乎都是精准降维。只有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了极致,才有可能成为最出类拔萃的头部。
不过我自写日更开始,就放弃了任何一个方向的深耕,我不想要任何一个方向的深耕,这就意味着我放弃了某一个方向的读者作为基本盘,所以我写得稀稀落落,一天一个想法,或者几天一个动作,喜不喜欢全凭运气和喜好,并且你可能喜欢一篇,下一篇却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此一来,要积累起基本盘,要比选任何一个方向去深耕要慢许多,甚至可能,永远都积累不出一个基本盘。
我不想做任何一个方向的选择,因为我不想自己的这个征途,被任何东西所束缚,像以前写影视类文章,确实可以很快地积累起一个基本盘,并且当一个基本盘积累得足够大的时候,小伙伴们对我的包容性会大很多,那时候再写点别的什么,似乎他们也多数能接受,可是因为有一种惯性的思维去束缚住自己的思索,所以不管写任何东西,都会不自觉地往那个方向去靠,我不喜欢那样的创作惯性,我要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我想看看自己能做成怎样。如果我是一个有定向的博主,不管我选择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向,除非就做一个茶文化博主,不然我似乎不可能放任自己光玩一个冷萃茶就连续地玩了大半个月,不是吗。
只要定了方向,连续几天没有在该方向上去做劳作,我就会觉得自己不务正业,这种感觉,不好。这就是为什么我放弃了任何方向的固化。我选择做一个更真实的自己,大部分的时候,我仅仅只是跟自己在聊天,仅仅只是在做一种自我的自洽,所以如同我曾经写过无数次的那句话——仅仅只是个人观点,不需要苛同。我的快乐在于,我连这句话都不需要写了。现在的这个没有方向的方向,能留下来的基本盘可能是真的喜欢读我文字的小伙伴,不够纯粹喜欢的小伙伴,可能慢慢都会离开了。
今天写点什么,这是个问题。有创作方向的唯一一个好处是,可以不怎么去想这件事,只要朝着你既定的方向,一路往前就可以。而没有创作方向的自由,它带给我的一个相对的问题是,每天都要去想,今天写点什么呢。就像今天,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其实没想今天要写什么,信马由缰,写到哪算哪,这样断断续续,竟也写了两千字。之前几天,我不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一直在玩冷萃,一直在写冷萃,直到前天,我突然觉得,我不想这样写下去了,于是我打断了这个最近给自己营造出来的一个舒适圈,我愣是写了一篇《冷萃末篇》,把这个创作惯性给直接打破了。
是的,我不想被任何事情固化,哪怕是十天半个月的固化,我也不喜欢,所以打破掉,不做保留。写到这里,在终于在题目的位置写上今天的题目《今天写点什么呢》——这是个问题,虽然今天几乎已经写完了,但是这依旧是个问题——这意味着我在方向上的取舍,也意味着我对基本盘的执着,同时还意味着我选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
我其实是一个挺放任自己的人,或者说,我其实对这次的日更,我并没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我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更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没有方向的无的放矢有一个好事是,没有把自己往任何一个方向去死逼,若真的选择了一个方向并且开始做深耕的话,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像上次一样深耕出一个结果来,那时候会因为对自己失望,而无法面对那个结果吧。所以无的放矢,先把箭射出去,等到射中了什么的时候再把目标挂过去,那是不是命中率反而会更高。
可能是因为没有预期,所以这个过程,我也许只是想让自己更快乐些,而已。
以上,2025-06-16 16:30:17;农历五月廿一。乙巳蛇年壬午五月丙辰廿一。
头图由Leonardo Lucid Realism大模型生成。PROMPT: Inside a dimly lit futuristic laboratory, a massive rhinoceros beetle with shining obsidian armor faces a stoic samurai in full battle stance. The samurai’s armor gleams under flickering overhead lights, his katana partially drawn. The beetle’s horn glistens with moisture as it lowers its head slightly. Sparks flicker from broken machines nearby. Cinematic angle, dramatic lighting, hyper-realistic textures showing polished steel, insect shell, and a sterile metallic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