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南方小土豆”很火
火到我打开阿抖,阿抖有土豆
打开b站,b站有土豆
甚至连天天看妹子的小X书都出现了土豆
就很离谱
但是,在消停了一段时间后,尔滨又整出了新活
比如说广西这一伙去东北旅游的萌娃,就被尔滨赋予了“小砂糖橘”的神圣称号
牛啤啊
砂糖橘这辈子也没想过自己会在哈尔滨诞生
毕竟曾经身为一名初中强者的我
“南橘北枳”还是知道的
哈尔滨嘛,离秦岭淮河也就差了那么十万八千里而已
2
回望一下标题,“尔滨,3天赚60亿”,你说牛啤不牛啤
根据哈尔滨文广旅游局的数据,截至元旦假日第三天
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
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尔滨这辈子也没想过,自己能这么火
说起这个,前段时间的“淄博烧烤”那也是顶流
火到只要你会上网,那你就知道淄博烧烤
火到给淄博经济带来了千亿级别的经济增长
再有“贵州村超”,也是在网上掀起了一阵风潮
3
这三个案例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借助了各大网络平台的力量
先是在网上成为热点,然后进行城市品牌的宣传,之后就是水到渠成,引动全国游客前来消费
根据哈尔滨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在元旦期间,哈尔滨住宿、餐饮企业同比增长129.4%
马迭尔冰棍元旦三天的销量高达40万,咦,高达?咳咳。
一句话评价就是,比过年都热闹
当然了,哈尔滨成为网红城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哈尔滨“冰城”的城市定位是多年打造和运营的结果
首先是官方斥巨资打造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雪博会等各种景点和活动
其次,从2023年1月开始,哈尔滨还通过头部旅游博主不断引流,塑造了夏季和冬季的“百日行动”,不断积声累势
关键的是,同当初的淄博一样,哈尔滨也是为旅客提供了堪称“要啥给啥”的贴心关怀
对,就是一句话,要啥给啥
比如说索菲亚大教堂的人工月亮,你没想到吧,这就是人家拍照的时候说,要是有个月亮就好了
马上啊,尔滨就给安排上了
什么叫“摘下月亮送给你啊”
还有之前的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的处理、跨省调动搓澡阿姨支援尔滨的操作等等,就差把江里的黑龙叉出来接客了
这些举动纷纷在游客那里刷满了好感度
不得不说,这一波,当地文旅立大功
4
不过,当激情褪去,处于贤者时刻的我们,动一动聪明的大脑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官方数据表明,黑龙江省元旦期间,游客总人次600万,旅游收入69亿
而这其中,有300多万去了哈尔滨,旅游收入里,哈尔滨也占了59亿多
从比例上看,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分布态势
毫无疑问,哈尔滨从老牌工业城市一跃成为旅游城市顶流,这里面肯定有大量的情绪流量
很多人是冲着火爆,冲着网上的热度,冲着三年的情绪释放,所以才有了这么一遭
等到网上的各种梗爆完,等到没有人再提起“南方小土豆”和“广西小沙糖桔”
尔滨还能不能像今天这么坚挺呢?
5
网络情绪和游客流量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东西,这一波泼天的富贵,哈尔滨接的很好
但是要将哈尔滨旅游城市的印象牢牢刻在人们心里,更需要的是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稳定住供需关系,而非持续不断地在网络上造梗
哈尔滨比起西安、广州等地的旅游资源略有不足,论起旅游常态化肯定有劣势
但是口碑一旦形成,则能带来长久的收益
我们希望,尔滨不只是火在网上,更火在我们嘴上,火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