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的剃头匠

街角处有一剃头摊子,剃头匠姓王,人皆呼之王师傅。其摊甚简,一椅,一镜,几把剃刀,一铜盆而已。王师傅年约五十许,面皮黄而皱,如风干的橘皮,眼睛却极亮,每见人来,便放出些欢喜的光。

我常于午后路过,见王师傅或为人修面,或与人闲谈。他的手指粗短,指甲缝里常嵌着些黑垢,然而握起剃刀来,却灵活得出奇。刀锋过处,胡须纷纷而落,竟无半点滞碍。顾客仰面闭目,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王师傅便愈显精神,刀走龙蛇,俨然一副大艺术家的派头。

今日又过其处,见一老者坐于椅上,王师傅正为其修面。老者面上皱纹纵横,王师傅的剃刀在其间游走,竟如行于沟壑之间。忽然,王师傅的刀锋一顿,原来老者颈上有一黑痣,痣上生出几根长毛,白而硬,如老树的枯枝。王师傅小心将其剃去,又用镊子拔除根须。老者吃痛,眉头一皱,却也不言语。

"这痣上的毛,拔了又长,长了又拔,已有二十年了。"老者忽然开口,声音嘶哑。

王师傅笑道:"毛发之事,本是如此。今日除尽,明日复生,生生不息,倒也应了天地循环之理。"

老者闻言,闭目叹道:"人生在世,亦复如是。烦恼如毛,剃之不尽啊。"

我在旁听了,不觉一怔。这街角剃头摊上的闲谈,竟道出了人生至理。烦恼如毛,剃之不尽,然而人们还是日日剃除,明知其无用,却也不肯任其生长。这大约便是人之为人的固执处罢。

王师傅为老者扑上些爽身粉,又用刷子扫净颈间碎发。老者付了钱,蹒跚而去。王师傅收拾器具,见我呆立,便招呼道:"先生可要理发?"

我摇摇头,忽然想起自己颈后也有一颗小痣,痣上亦有几根细毛,妻子常笑言此乃"聪明痣",我却每每欲除之而后快。今闻老者言,竟有些踌躇了。

人生在世,烦恼固不可免,然则剃除与否,或许本无差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事情说起来都是事出有因,比如说今天我写的这篇《渐行渐远的乡间剃头匠》。原本是在微信上搜到韩寒4·13上海音乐厅...
    茶人老七阅读 863评论 0 1
  • 人到中年,思想和行为好像在回归。比如理发,厌烦了发廊里那种繁琐,有意无意的寻找儿时那亲切得记忆。 ...
    泾渭牧牛阅读 347评论 0 1
  • 打出生起,大老王便是地中海。影影绰绰飘逸的几根,从不妨碍他剃头修面。 90年代,发廊虽已普及,但上门的剃头匠,是约...
    清祀hq阅读 81评论 0 1
  •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剃头师傅”并不是理发店里的理发师傅,这是一个渐渐消失的名词。他们是游走于乡间,为...
    记录的力量阅读 230评论 0 16
  • 汪善浩 元宵节的前一天,村里的理发店内空荡荡的,我趁此时鲜有人光顾,无需焦灼排队候等就可以惬意地理个发。 说起理发...
    紫籐花开阅读 429评论 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