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缵是东汉第十位皇帝,他的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
刘缵生于公元138年,是汉章帝刘炟玄孙,勃海王刘鸿之子,生母为陈夫人。他为人聪敏,喜好读书,尊敬老师,在郡国颇有声望。
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年仅三岁的汉冲帝刘炳病逝且无嗣,太后梁妠与大将军梁冀商议后,为继续把持朝政,放弃了年长稳重的清河王刘蒜,选择拥立年仅八岁的刘缵为帝。刘缵被迎入南宫,先被封为建平侯,当日便登基为帝。因刘缵年幼,梁妠临朝称制,朝政大权基本由梁冀把持。
刘缵在位期间,社会动荡,广陵张婴、九江徐凤、马勉以及下邳谢安等人先后起义,鲜卑也趁东汉忙于平叛侵袭代郡。不过,这些起义最终都被朝廷派军平定。刘缵多次下诏大赦天下,赈济贫苦百姓,掩埋暴露在外的骸骨。
刘缵对梁冀专断独行、打压异己的行为十分不满。在一次朝会上,他当着群臣的面指斥梁冀为“跋扈将军”。梁冀担心刘缵长大后对自己不利,于是暗中派亲信在刘缵的食物里下毒。本初元年闰六月初一(公元146年7月26日),刘缵食用有毒的煮饼后,在玉堂前殿毒发身亡,年仅九岁。他死后,谥号孝质皇帝,葬于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