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的意义
阿德勒说,“人们生活在意义的国度中。”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人赋予环境的意义。身处以人类的标准加以衡量的环境的中,找出“人生的意义”似乎成了我们唯一的目的。如果有人想要逃离意义的领域,那么幸福就不会来临。将自身与他人隔离开来,所有行动也不会对别人有任何作用,那么,一切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人在生活中体会到的现实是主观的,是人们赋予过人为因素意义后的现实,这个现实不是事实本身,而是经过解读的,是一种从主观里生出的假设。如果,这种假设总有偏见,或者不够完整,甚至存在缺陷,产生意义或者说构建模型的概念就成为了错误的安身之地。
“一千个人读到的哈姆雷特,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生的意义也是如此,一千个人心中对生命的意义有一千种认识。每个人对于人生的解读都不同。有的人对这个问题笑而不答,有的人把这个问题当成老生常谈,敷衍了事。其实,人只有遭遇挫折时才会发问——人为什么而活?
没有谁能把握生命的意义,但是所有对生活意义的解读也不会成为绝对的错误。在所有见解之中,我们能看到有的人高明,有的人拙劣,有的人会犯些小错误,有的人则会造成重大疏漏。
每个人身上维系的三条纽带:
第一条,人类居住环境的局限性。
第二条,人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
第三条,人类有两种性别,爱情与婚姻的问题。
这三条纽带连结在一起构成三大问题——
人应当如何安身立命?在同类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怎样与他人合作并分享合作成果?在爱情生活中,人类该如何延续?
个体心理学认为,我们可以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归于三大主要范畴内,即职业问题、社交问题、两性问题。
阿德勒说,“神经病病患、精神病患、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都是失败者。而且所有的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对社会没有兴趣,缺少归属感。”(PS:对于这个带有主观偏见的结论,我个人保留意见。仔细看看那些被打下来的“苍蝇”和“大老虎”以及各国的统治者们好像就是这样的。)因此,这些人的注意力只停留在个人层面,别人无法分享他们完成目标后的收获,而且他们只关注自己。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不过是因为他比别人能发挥更大作用,只有那些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会被称为“天才”。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生命的意义在于为集体做贡献。成就和职业动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成就为衡量标准,在完全自发自愿的意愿中关注他人,通力合作。
通过训练获得社会感觉,通过练习掌握技能。人生目标一旦确立关系,自我训练会随之而来。通过世界上很多伟大的人的视角,生活的意义在于关注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