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学四年级北师大版语文课本上,选了了一篇林清玄的文章——《和时间赛跑》。记得当时教授时,我的着力点放在了要求学生珍惜时间上,希望孩子们能像幼时的作者一样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
为此,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时时督促孩子们在学校尽早完成家庭作业,为自己的课下留足时间去读书,发展自己的爱好。
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在校完成一部分作业,回家的任务量相对减少,家长和孩子感到分外轻松,我也十分惬意。
为人师后,似乎我督促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学生居多,而对自我的要求格外得少,这是不是老师们的通病呢?
要求学生得多,放纵自己得也多。让学生学得一身本领,而自我的教育教学技能依然原地踏步,毫无见长。“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想来竟是一句空谈而已,不禁冷汗涔涔,心有余悸。
我依稀记得林清玄在文中这样记叙:时间过得飞快,我的小心眼了不仅有着急,还有悲伤。眼见着日头徐落,一日光景就这般而去,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
作者便与太阳赛跑,与时间赛跑,将每日的事情都提前完成,及早做完,利用余下的时间再多做其他的事情。“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快跑几步",虽然只有几小步,作用却很大很大。
作者正是受益于这种和时间赛跑的习惯,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的,“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当我们感叹时间易逝,难以把握,转眼而去时,作者已经用行动在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每日抓紧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不就是快跑了几步,赢得了时间,进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昨日去体检,人头攒动,每项体检项目前人满为患,无奈之下只能耐心等待。我顺势将包中的《朗读者》拿出翻看,不但减去等待的无聊和焦躁,也抓住了时间,填补了这段无趣的空白。
以往最为讨厌得便是等待。有时的等待毫无期限,令人遥不可盼。在等待中,一点一点耗尽自己的耐心和心情,变得焦躁不安和郁闷。然而,昨天的等待,却更为舒心。有书为伴,虽然周围嘈杂一片,但是不能撼动文字中传递的一份真情。
其实和时间赛跑并不难,就看我们能不能真如作者那般每日快跑几小步,赢得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