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朋友安利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这本书,还没来得及购买,巧的是前些天同事说自己已经读过了,非常好,如果想读,可以帮我拿过来。我十分感激。这位同事非常有雅致范,平时喜欢一些小资的东西,人很不错,我和她之间有过几本书和几次饭的情缘,双方都是热爱文艺,喜欢阅读的人,这样也就比着一般同事走的近些。
同事很快拿来了书,我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读完后很是感触。
说起来这本书来的正是时候,赶上我最近思想和行为转变的重要时刻,无形中给我了正向的指引,现在把它推荐给大家。我们先来初步领略一下它的风采:
“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他们改变不了结果。如果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的最终结果。”
”在35岁之前,不要在乎自己的收入是多少钱,成长了多少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收入。有些钱,是专门来诱惑我们放弃长远目标的。”
“所有的战略都是站在未来看今天,你一定要相信,有时候不是你不努力,而是这件事本身就错了,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在错误的赛道上一路狂奔,越努力,毁灭的速度越快。”
“尽早存到足够的本金,赚钱要靠本金,而不是复利,你看中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人脉,不是哪些能够帮到你的人,而是哪些你能帮到的人。”
“生命和时间菜是最珍贵的奢侈品”
“利润,来自没有竞争”
“时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一种是成就我们,另一种是消耗我们,前者是赋予意义,后者是谋杀生命。”
“很多人都是这样吧,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
不能剧透太多了,每章每篇都能让人顿悟。
这本书看起来像商业理论书,又像人生哲理书,但不同于以往书籍,读起来生涩难懂,刘润老师把这本书写的非常有故事性也很有推理性。书中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每一章节都分很多小主题,每个主题下面都有红色字体的“小提示。”,另外一个特点是书中附有很多温情的小图表,让我们很快就能明了其中真意。刘老师的很多举例既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读完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老师对利润的解读,通过简单的举例,打开了我的视野,原来社会利润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趋势利润是我们依靠市场先觉的敏锐获取的红利,必须珍惜,因为一旦更多的竞争者进入,这个红利就会消失。最难的也是创业者最需要重视的是创新利润,依靠科技,工具、规模效应或者创新手段等控制的垄断成本,别的竞争者无论如何都无法企及的这部分利润。这部分阐述,改变了我以往的固有观点,重新理解了过往学习的知识。
从这里又进一步强化了我之前学到的理念“有时候,你学到并不是真的知道,只有你从内心里理解,悟道了,这些东西才是你的东西。”
书中让我们改变更深的是关于工作和玩的那篇,里面工作和玩的第二、三、四象限说的好像是我或者我们的几多过往,每天立志,每天要自律,到最后也只是落得个“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结果。
从10月底我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又一次举起了“自律”的大旗,这次甚至制定了一张休息监督表,用红星,绿星和黄星来提醒自己每天的休息表现,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持续性坚持读书,思考,希望这次能够坚持的久一些。
最后用刘润老师书中的一句话结束分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门,无论外人如何呼喊,冲撞,这扇门始终只能从里面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