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我看了一下自已的手机屏幕使用时长,简直吓到我了!
自己每天花在简书上的时长,竟多过自己的睡眠时长,平均每天高达9.5小时以上,难怪妻子说我着了魔!而我却不自知。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如果你要问我保持最久的一个爱好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吃饭或睡觉吧。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话。以前,如果你要问我,坚持最久的爱好是什么,我想,除了玩手机,我真的想不到第二个答案了,坦白说,是玩游戏。
现在,如果你再拿同样的问题来问我,我会告诉你,还是玩手机,确切地说,是“玩简书”,更确切地说,是写作。
十几天前,也发过关于写作的一些感受,时隔多日,我想再聊聊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对于写作的一点浅薄之见。
自从决定开始写作之后,我与简书就如胶似漆,近乎疯魔。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它,临睡前最后一件事也是看看它。时至今日,这种感情更是有增无减,不信?有下图为证。
长这么大,我感觉自己从未对一件事情痴迷到如此地步,就连我最爱的篮球,如今,恐怕也要给写作让一让位了。
至今已在简书发文40多篇,我发现,其实写作和打篮球一样,有个很关键的共同点,那就是“精准”。
你看写作,需要你从85000多个汉字中,挑出若干个汉字出来,然后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当它们能够精准地表达出自己心中所想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成就感涌向全身。
就如同投篮时,听到篮球精准入筐而下的刷网声,顿时让人自信心爆棚,那种感觉,打过篮球的人都能体会得到。
说来惭愧,由于孩子贪玩厌学,我刚开始的初衷,本是想给孩子竖立起一个好榜样。所以,我拿起书本和纸笔,没想到这一拿,竟让我如同陷入了泥沼之中,无法自拔。人生第一次感受到时间不够用了。
以前无知的我,总感觉每天时间好难熬,总会找各种消遣来打发时间。未曾想过,自己会在35岁之后还能重拾写作爱好。
近十年,由于疏于自身管理,没有利用好业余时间来提升自己,顿悟之后,懊悔不已。
或许也是为了弥补这“丢失”的十年,我报复性地看书写作,一秒钟都不想再浪费在任何娱乐上。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尽管自己如此努力地输入产出,但这个“输入产出”是要打上引号的,因为它未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重新回看之前写的东西(我暂且不敢再称为文章)时,我越看越不满意,发现满是需要修改的地方,仍是自嗨较多,文章太空洞,没深度,我甚至有删掉它的冲动。
我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发现最关键的问题是读书太快,收获太少,很多书自己读完就忘,没有抓住阅读的核心,只顾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其次是,读了很多关于写作技巧的书,却很少学以致用,好比是把鞋提在手上光脚跑步。
再一个就是,看到爆款文章没有拆解习惯,很多优秀的文章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对标模板,所以值得我去认真仔细推敲。
根据以上,我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
①将之前自己喜欢的书重新精读一遍,提炼主题、发散思维,力求每个章节用自己的话写出一条感悟。
②尝试着用自己看到过的每一种写作方法,写一篇文并发表在简书上。
③将爆款文章进行认真拆解,明确其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后,再参照它仿写一篇文章。
最后,还是要感谢简书,提供了一个老少皆宜、毫无门槛的写作平台,可以让我这样的写作菜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最最后,我想用一个平平无奇的金句来结束本文:
每个平平无奇的手艺背后,都隐藏着日积月累的、重复枯燥的大量的练习。